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
复习内容:教材第95页下面“相互启发”淘气说的话,第100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复习目标:
1.能够按不同的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并体会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不同。
2.通过经历分类的活动过程,进一步熟练掌握整理事物的方法,体会分类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整理能力。
3.体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分类的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同学们,我们在本学期的第四单元学过分类整理的知识,它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知识。(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关于分类,你有哪些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二、针对练习1.课件出示:(1)你能把上面的物体分类吗?你是怎样分的?与同伴说一说。(2)小组活动。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3)组织学生汇报。生:可以按能滚动和不能滚动分成两类。适时出示教材第95页下面“相互启发”淘气的说话内容。生:可以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分成四类。2.教材第100页“统计与概率”。(1)课件出示:(2)师:组内先讨论,再说一说可以分成几类,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3)小组活动。(4)组织全班交流。生1:我把这些水果分成了三类,因为卡片的形状不同,按卡片的形状进行分类的,三角形为一类,正方形为一类,圆形为一类。生2:我分的与你不同,我是把这些水果按种类不同分成两类,苹果为一类,梨为一类。(5)小练习:先算卡片上算式的得数,再分一分,把同一类的用同一种颜色的笔圈起来。
9-3
8+4
10-4
3+3
7+9
6+6
8+8
18-6
19-3
小结: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三、巩固练习1.把每组中与其他不同类的圈出来。(1)(2)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再说说为什么这样圈。2.找一找,填一填。学习用品有(
)。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核对。四、拓展延伸说一说,可以怎么分?各分成几类?可以按家庭分成三类;也可以按大人和小孩子分成两类;还可以按男和女分成两类。五、课堂总结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六、作业布置1.把每组中与其他不同类的圈出来。2.分一分,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框里。
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知识梳理。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组内讨论。大胆交流。学生练习。独立思考后完成练习。回顾课堂。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玩中学、乐中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不足之处: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够丰富,情境创设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建议:对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只要方法合理,都给予表扬,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