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做家务
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星期天,小明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忙做家务,你们看他正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情境图。生:帮着摆筷子。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摆筷子”这件家务活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看情境图,理解图意。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汇报。生:桌上摆了9个碗、3双筷子……师:继续观察情境图,说说小明还要摆几双筷子?你们能帮小明接着摆筷子吗?2.摆一摆,填一填。(1)用小棒代替筷子,帮助小明把筷子摆好,想一想一共要摆几次。(2)1双筷子有几根?(2根)2双筷子有几根?(4根)3双、4双筷子有几根呢?请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有几双123456789有
几
根24(3)交流订正。(4)说说你是怎样填的。3.尝试编制2的乘法口诀。(1)写一写。根据表示写出对应的乘法算式。1双筷子2根,也就是1个2,列乘法算式是1×2=2;2双筷子4根,也就是2个2,列乘法算式是2×2=4。你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按顺序依次板书乘法算式)(2)编一编。根据乘法算式,编制乘法口诀。请同学根据上节课5的乘法口诀编制方法,对照2的乘法算式完成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写在教材第32页横线上。(3)集体核对,注意书写规范。(4)齐读口诀。4.想一想,怎样记住2的乘法口诀。(1)找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比前一句的多2)(2)师生对口令。(3)按顺序齐背。小结:2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所得的积的个位分别是2、4、6、8、0中的一个,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都相差2。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理解题意,分别在数轴上画一画,集体订正时,指名说出思考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2的乘法口诀求出各数,在表中圈一圈后问:这些数有什么特点。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3题。要求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说乘法口诀,一人说出乘法算式。五、拓展提升1.动脑筋,填一填。○+○+○=6
△+△=14
☆+☆+☆+☆+☆=15○+△+☆=(
12
)2.笑笑从第二层坐电梯到第三层时用了5秒,那么她从第三层坐电梯到第五层需要几秒?5-3=2(层)
2×5=10(秒)六、课堂总结请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七、作业布置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4、5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动手摆小棒,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全班汇报订正。独立思考并解答。
板书设计
做家务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2×3=6
二三得六
2×4=8
二四得八
2×5=10
二五一十
2×6=12
二六十二
2×7=14
二七十四
2×8=16
二八十六
2×9=18
二九十八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发挥表格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编制口诀经验,注重学生口诀的背诵指导,通过齐读,对口令等方式,突出“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
不足之处: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表达要规范,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培养。
教学建议:数学只有回归生活,才会显示其实用价值,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去发现并运用数学,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记忆,做过的便于理解。教学中应多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让学生“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