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快乐的动物(1)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和第71页练一练第1、2题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
2.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3.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体验“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看,它们玩得多开心啊!今天我们就一起从这群“快乐的动物”中学习数学知识。[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1)](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情境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各有几只?学生汇报:小鸭6只
松鼠2只
孔雀1只小猴3只
小鸟12只
小鸡8只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理解“倍”的含义。(1)让学生分别用圆片代表小猴、小鸭,摆出他们的数量。小猴:○○○小鸭:○○○
○○○(2)引导学生说说小猴和小鸭的关系。学生基于原来比多比少的经验,很容易说出:小猴比小鸭少3只,小鸭比小猴多3只。(3)认识“倍”。师:比多比少的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今天我们学习用“倍”来表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把小猴的只数看作一组,那么小鸭的只数可以看作这样的几组?(2组)6里面有2个3(边圈边说),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的数量是小猴的2倍。(4)列式计算。6里面有2个3,可以列式为6÷3=2,强调: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2后面不用写“倍”。(5)小结:小猴有3只,小鸭有6只,我们发现6只小鸭的数量里有2个小猴的数量。因此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用算式6÷3=2来计算。2.加深“倍”的认识。(1)摆一摆。请大家拿圆片分别摆一摆松鼠和小鸡的只数。松鼠:○○小鸡:○○
○○
○○
○○(2)填一填。小鸡的数量有(
)只松鼠那么多。(3)说一说。小鸡的数量是松鼠的(
)倍。(4)列一列。8÷2=43.小练习:完成教材第70页最下面两题。(1)画出松鼠和小鸭的只数,再列一列。松鼠:○○小鸭:○○
○○
○○列式:6÷2=3小鸭的只数是松鼠的3倍。(2)画出孔雀和猴子的只数。孔雀:○猴子:○
○
○列式:3÷1=3猴子的只数是孔雀的3倍。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除法计算。解题方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倍数。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1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再说说是怎样圈的,算式怎么列的。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填写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五、拓展提升1.淘气今年7岁,爸爸31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淘气的几倍?7+1=8(岁)
31+1=32(岁)
32÷8=42.阳阳和奇奇一共有30张卡片,阳阳有6张,奇奇的卡片数是阳阳的几倍?30-6=24(张)
24÷6=4六、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七、作业布置1.填一填。(1)16里面有(
)个8,16是8的(
)倍。(2)(
)个5是20,20是5的(
)倍。(3)12是3的(
)倍,12里面有(
)个3;12是4的(
)倍,12里面有(
)个4。
看图说动物,数数量。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摆圆片。回顾原来的比较。学生动手摆圆片,独立完成。独立思考后完成。回顾课堂。
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1)
小猴:○○○
小鸭:○○○
○○○
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6÷3=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奥苏泊尔说:“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任何新知都不是空中楼阁,都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本课教学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比多少”,通过摆一摆、圈一圈,从几个几中引出“倍”,让新知在学生脑海里自然生发,学生学得水到渠成。
不足之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
教学建议:教学中要力争为学生创设自己动手、小组合作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说说,增强理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