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1有多少张贴画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1有多少张贴画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2: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9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有多少张贴画
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点子图,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能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出示口算题卡,让学生口算下列各题。3×4=
5×3=
2×6=
3×2=
2×7=
4×6=口答时,要求学生说出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及是用哪句口诀口算的。2.全班背诵2、3、4、5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有多少张贴画)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数一数,填一填。课件出示课本第78页小青蛙贴画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理解图示内容。(1)教师引导:画面上画的是什么?你想怎样观察?说一说你观察的结果。对横着观察和竖着观察都给予肯定。(2)现在我们来横着看,有几行?每行有几张?有9行,每行有6张。(3)填一填。一行一行地往下数,完成课本78页上面的表格。有

行123456789有

张612182430364248542.编制口诀。(1)根据表格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1×6=62×6=123×6=184×6=245×6=306×6=366×7=426×8=486×9=54(2)师:这里有5个乘法算式我们已经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了,请你读出来并填写在书上。学生从一六得六写到五六三十。(3)问:根据原来编制口诀的经验和黑板上的算式,你能把6的剩余口诀编写完吗?学生编完口诀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并板书口诀。学生齐读完整的6的乘法口诀。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1)提问: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生:6的乘法口诀中相邻的两句口诀的积相差6。(2)同桌交流:如果忘掉一句6的口诀,如六七(
)不知道,该怎么回忆呢?指定学生回答。学生不管从六六三十六想到用36+6=42,还是从六八四十八想到用48-6=42,都给予表扬。出示课本78页点子图,让学生理解后组织全班交流。左图,把6×7看成7个6,分成5个6(6×5)和2个6(6×2),所以6×7=6×5+6×2。右图,把6×7看成7个6,分成4个6(6×4)和3个6(6×3),所以6×7=6×4+6×3。4.小练习:请你用两种方法推算6×8。小结:6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6。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1题。算一算,墙上有多少张手抄报?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列式?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2题。观察线段图,小青蛙每次跳几格再填一填。3.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3题。先算一算,再连一连。五、拓展提升1.将2、3、6这三个数填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括号里使等式成立。(2)×(3)-(6)=
0(2)×(3)+(6)=
12(2)×(6)+(3)=
15(3)×(6)+(2)=
202.如果1只狗可以换3只兔子,一只兔子可以换6只鸽子,那么1只狗可以换多少只鸽子?3×6=18(只)六、课堂总结同学们,本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七、作业布置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4、5题。
学生说口诀,背口诀。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观察后计算填表。根据算式编制口诀。发现规律。数形结合,以旧知理解新知。学生练习。学生思考后实际操作。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板书设计
有多少张贴画
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6×7=42
六七四十二
6×8=48
六八四十八
6×9=54
六九五十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利用加法独立算出得数,为自主探索6的乘法口诀做铺垫。然后鼓励学生利用贴画抽象出乘法算式,自主编制6的乘法口诀。接着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点子图与算式结合),沟通新学四句口诀与已学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口诀。
不足之处:在指导学生背诵口诀方法所花时间太少,不利于学生背诵口诀。
教学建议:每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一味地按一种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教学,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