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整理与复习(3)
复习内容:教材第45页、第47页第5题和第48页第12~14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本阶段已学的有关知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2.让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3.通过对本阶段所学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同学们,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你们是不是感觉懂得的知识更多了?当然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自己前段时间的成长足迹,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3)]二、针对练习1.我的成长足迹。(1)谈话:通过前面5个单元的学习,你在学习方面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先想一想,再与组内同学交流分享,可以是知识方面,也可以是能力方面,还可以是学习过程的感受等。(2)分小组自由畅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体验。如果学生一时打不开话题,适时出示教材第45页“我的成长足迹”帮助学生找话题。如果出现相近的话,也适时呈现,让学生有成就感。(3)学生汇报,只要能说出自己在某一方面取得的进步,教师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4)将学生汇报的成长大致分成以下几大类。知识方面: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能力方面:会买东西换钱了……习惯方面:知道要先读题,再做题……情感方面:学习真快乐……(5)展示。将自己最满意的剪纸作品展示给大家看。2.我提出的问题。(1)谈话:有问题才能促使人不断去思考,也才能不断获得进步。同学们,你们对所学的知识还存在什么问题?想不想知道别的同学提出的问题?(2)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我提出的问题”。(3)尝试解决上面的4个问题。①因为3角、4角、6角、7角、8角、9角都可以用1角、2角和5角组合而成。②乘法与加法有关系,除法与减法有关系。③外国的小朋友大多数不学乘法口诀。他们计算乘法是由加法进行推算的。④镜子里面和外面构成一幅轴对称图形。(4)试着提出新的问题。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先收集放入成长记录袋,日后再进一步研究。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7页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集体核对。2.下面哪些字母能通过对折后剪出来,请你圈一圈。O
P
H
M
N
I
K
S
Y同桌合作动手折一折,剪一剪。3.完成教材第48页第14题。先独立填写,再同桌相互说说是怎么想的,最后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1.课间活动时,有8桌同学在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打乒乓球?2×2=4(名)
4×8=32(名)2.5个小朋友分一袋糖果,如果添上2个,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5个。这袋糖果原来有多少个?5×5=25(个)
25-2=23(个)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这五个单元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六、作业布置教材第48页第12、13题。
学生自由畅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自由畅谈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并解答。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3)
我的成长足迹我提出的问题
知识方面: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能力方面:会买东西换钱了……
习惯方面:知道要先读题再做题……
情感方面:学习真快乐……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让学生成为主角,谈收获,尝试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对于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带出课堂自己想办法解决,可以查资料,也可以请教父母,这样就将课堂向社会延伸了。
教学建议: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轻易放过容易忽略的问题,可以找一个疑问点,通过适时引导,将问题深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