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9.3 练习七(1)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9.3 练习七(1)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2: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练习七(1)
复习内容:教材第95页第1~4题。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利用乘法口诀快速、正确计算除法的商,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在各类型计算练习中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多形式的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本单元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有关知识,谁来回忆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板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有关知识。[板书:练习七(1)]二、针对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4题。(1)理解题意。两边是老鼠,中间是猫,把猫对应的乘法口诀和老鼠对应的乘法和除法算式找出来,连一连。(2)学生独立连线。(3)集体核对。与“七八五十六”相连的卡片有:56÷8=
56÷7=与“八九七十二”相连的卡片有:72÷9=
72÷8=与“五七三十五”相连的卡片有:35÷7=
5×7=
35÷5=与“六八四十八”相连的卡片有:8×6=
48÷8=
48÷6=(4)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材第95页第1题。(1)课件出示题目。(2)学生画图后列式计算,想一想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及得数,同时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4)小结:两个算式完全一样,但表示的意义不同。3.教材第95页第2题。(1)课件出示本题插图。(2)理解题意。24元买奖品,有4种奖品,分别是钢笔3元1支、文具盒4元1个、笔记本6元1本、铅笔8元1盒。只买一种奖品,分别能买多少?(3)根据题意独立列式计算,完成教材第95页的表格。(4)全班交流。钢笔:24÷3=8(支)铅笔:24÷8=3(盒)笔记本:24÷6=4(本)文具盒:24÷4=6(个)小结:总钱数÷每种商品的钱数=每种商品的数量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95页第3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后再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乐乐做16道口算,2分钟做完,他每分钟完成几道?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四、拓展延伸1.△,□,○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数。已知○+○+○=15,△+△+△+△+△=20,□+□+□+□=32。那么○+△+□=(17)。2.一道除法算式的除数是9,丫丫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6,这道算式正确的商应该是几?6×9=54
45÷9=5五、课堂总结通过练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六、作业布置1.填一填。(1)45÷9=(
),表示把45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45里面有(
)个9,45是9的(
)倍。(2)24是4的(
)倍,6个4是(
)。2.一辆汽车有4个轮子,28个轮子可以装配几辆这样的汽车?
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梳理。理解题意后独立连线。动手画一画,算一算。理解算式的意义。独立列式计算。学生练习。独立思考并解答。回顾课堂,提醒注意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练习的形式活泼,有动脑思考(理解题意),有动手操作(连线、画图),有动口表达(说题意,说算式的意义),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动起来。
不足之处:练习还要注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学习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教学建议:为实现有效探究,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留出充分交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