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认识人民币
复习内容:教材第97页第7题、第102页第14~16题。
复习目标:
1.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解决有关人民币的计算问题。
2.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及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人民币的作用。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知道要爱护人民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解决有关人民币的计算题。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学具。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同学们,我们每天吃的、用的都是爸爸妈妈花钱买来的,钱的作用真不小,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钱——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谁来回忆一下?(板书:人民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单位:元、角、分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数钱
换钱
找钱二、针对练习1.识钱与数钱。(1)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102页第14题的两幅图。(2)你认识上面的钱吗?各是多少钱?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说出认识不同面额钱的方法:可以看图案、看文字、看数字等。(3)还有哪些面额的人民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4)分别数一数两幅图各是多少钱。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数的。第一幅图先数上面的元,再数下面的角,结果是12元7角;第二幅图先数上面的大面额,再数下面的小面额,结果是74元。2.换钱游戏。(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准备进行兑换人民币的游戏。(2)游戏要求:同桌合作,一人拿出一张人民币,另一人用更小面额的人民币进行兑换,看看能想出多少种方法,然后交换角色。(3)学生合作游戏。(4)小练习:36角=(
)元(
)角让学生讨论应该怎样换算?想:把36角分成30角和6角,30角=3元,所以36角=3元6角3.付钱游戏。(1)课件出示:淘气在文具店买了一个文具盒,价格是12元8角,可以怎样付钱?(结合教材第97页的第7题进行设计)方法一:付1张10元、2张1元、8张1角;方法二:付2张5元、1张2元、1张5角、1张2角、1张1角;……学生自由发言,只要方法合理都给予表扬。(2)小练习:同桌合作,一生报出一笔钱(限100元以内),另一生从学具中快速拿出,然后交换角色再进行游戏。4.找钱游戏。淘气买文具盒时身上只有2张10元和2张5元,他付了1张10元和1张5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应该找多少钱给淘气?学生列式计算:15元-12元8角=2元2角如果淘气付的是2张10元,应找回多少钱?20元-12元8角=7元2角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02页第15题。让学生列式进行计算,对有困难的同学允许拿学具进行操作。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核对。四、拓展延伸1.宁宁和亮亮共有18元,且都是整元数,宁宁比亮亮少8元,他们各有多少元?18-8=10(元)宁宁:10÷2=5(元)亮亮:18-5=13(元)2.笑笑的储钱罐里有面额为1元、5元和10元的纸币共5张,这些纸币最多有多少元?最少有多少元?最多36元,最少18元。五、课堂总结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六、作业布置教材第102页第16题。
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梳理。认一认。数一数。同桌合作游戏。用学具付钱。模拟售货员找钱。学生练习。独立思考后完成练习。回顾课堂,提醒注意点。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单位: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数钱
换钱
找钱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爱玩游戏的天性,设计了“换钱”“付钱”“找钱”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旧知、掌握方法、发展能力。
不足之处:游戏的时间没有进行有效调控,影响到了全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建议:对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只要方法合理,都给予表扬,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