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1 捐书活动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1 捐书活动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2:0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与减
第1课时
捐书活动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连加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连加的算理算法,并能够运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算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计算下面各题。127+35
36+12+15
11+26+54
交流连加算式的算理算法。师:你是怎样算的?2.谈话,引出主题图。师:我们班有许多热爱阅读的同学,我们手上的书籍是有限的。为了读更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学生自由谈)师:你们的建议真好,我们可以举行一次捐书活动。(板书课题:捐书活动)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捐书活动的情境图和捐书情况表格。(1)师:根据这两个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三(1)班捐书118本;三(2)班捐书104本;三(3)班捐书95本;四(1)班捐书103本;四(2)班捐书109本;四(3)班捐书98本。(2)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三(1)班比三(2)班多捐多少本?预设2:四(3)班比三(3)班多捐多少本?预设3: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板书)预设4: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板书)(学生可以根据信息,提出多种有关的数学问题)2.尝试估算,探究估算方法。师:你能估一估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学生尝试独立估算,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2)集体交流估算结果及估算方法。预设:118≈120,104≈100,95≈100,故三年级的总捐书数量:120+100+100=320(本)。103≈100,109≈110,98≈100,故四年级的总捐书数量:100+110+100=310(本)。320>310,通过估算认为三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师:刚才我们通过估算初步确定三年级捐的书多一些,接下来我们要仔细算一算,用准确的数据来说明到底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3.解决问题。(1)列出算式,独立解决。师:要求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该怎么列式?请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独立算一算,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汇报,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预设1:把118分成100和18,把104分成100和4,把95看成100减5,先算100+100+100=300,再算18+4-5=17,最后算300+17=317,所以118+104+95=317。预设2:利用脱式计算,先算118+104=222,再算222+95=317。118+104+95
=222+95=317预设3:我是用竖式算出来的。118+104+95=317(3)在这么多种方法中,你最欣赏哪种算法?说说为什么。预设:我最欣赏竖式计算,因为比较简便。4.应用新知。(1)出示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请学生尝试独立解答。(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汇报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预设1:利用脱式计算,先算103+109=212,再算212+98=310。103+109+98=212+98=310(本)预设2:我是用竖式算出来的。103+109+98=310(3)回顾反思、交流,与同伴说说大数的连加运算应该注意的事项。明确:在计算连加时,需要更加细心,注意处理好进位问题。5.出示教材第17页下面泡泡图的问题:哪个年级捐的多,多多少本?(1)请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订正。(2)联系前面的估算结果,验证自己的估算是否正确。预设:317-310=7(本)答:三年级捐的多,多7本。我的估算是正确的。6.归纳总结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思考: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时,可以怎样算?需要注意什么?小结: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也可以直接将三个数加在一起。笔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或二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或2)。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题。(1)估一估,谁花的钱多?你是怎样想的?(2)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出他们各自花的钱数。(3)买满多少钱能获得大礼包?请你算一算,买哪三种商品能获得大礼包?小组内讨论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4题。(1)哪两个数相加最接近500?利用估算先选定接近的组合,再进行计算。预设:220和290相加最接近500。(2)哪三个数相加最接近800?利用估算先选定接近的组合,再进行计算。预设:196、210和385相加最接近800。拓展提升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七、作业布置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2、3题。
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为探究新知做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独立估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学生在计算方法上自主选择。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加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想法。学生通过在草稿纸上演算,得出答案。
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18+104+95=317(本)
先算100+100+100=300
118+104+95
再算18+4-5=17
=222+95
最后算300+17=317
=317
2.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03+109+98=310(本)
103+109+98
=212+98
=310
3.哪个年级捐的多,多多少本?
317-310=7(本)
答:三年级捐的多,多7本。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让学生自主探究“三个数相加”的算法,然后小组内交流汇报。学生的思维活跃,不必刻意引导学生谁的算法好,而是充分肯定他们的探究成果,尊重他们的理解。
不足之处:在计算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时,应该更加放手一些,让学生多观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语言。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从而体现出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交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