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 练习二(1)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 练习二(1)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2:1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练习二(1)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二第1~4题。
复习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运算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整理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1.学生翻阅教材第17~27页,回顾学过的知识。师:在这一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加与减”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逐步板书。预设: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里程表。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加与减”的整理与复习。2.复习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师:刚才最多同学说到的知识是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这些都该如何计算呢?学生说出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师: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预设:有人说要注意不要抄错数;有人说加法不要忘记进位,减法不要忘记退位;还有人说,我们要认真检查。总之,大家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师: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那你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吗?生: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没有小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复习里程表。借助直观图或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师:在学习里程表时,我们学习到了哪些知识?预设1:相邻两天里程表的读数差是这一天汽车行驶的里程数。预设2:我们可以利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我们弄清数量关系,理解题意。师:你们学到的东西真多,那现在我们就来练一练!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题。(1)观察主题图说图意。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2)讨论交流:怎样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同桌互相订正。(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4)对比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2题。(1)提醒学生按照要求列竖式计算。(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3)指名交流展示,汇报计算方法,并说说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二第3题。(1)观察路线图,指一指从奇思家到运动场能走哪条路。(2)学生独立计算出两条路的距离,并计算出近多少米。(3)指名交流展示,汇报解决方法(板书)。预设:经学校、电影院去运动场:430+280+270=980(米)经超市、银行去运动场:410+460+290=1160(米)1160-980=180(米)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4题。(1)学生读题,说一说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2)师生一起分析数量关系。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学生解答,全班订正。四、拓展延伸答案是多样的,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进行正确的计算。五、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又一次回顾了所学的知识,谁能更简洁地做一个总结?六、作业布置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并初步形成一个思维导图。
学生回顾单元知识,并尝试进行梳理。学生回忆、交流讨论计算时要注意的地方。学生交流讨论线段图的作用。学生独立完成习题,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练习二(1)
三位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看里程表,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带领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在交流与练习中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可以选择脱式计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关键是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不足之处:学生在练习计算时还是会出现忘记进位、漏写退位点等计算上的错误,个别会出现相同数位没对齐的情况。
教学建议:《练习二》是对本单元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教材在习题设计上,鼓励学生再次借助实物图和示意图理解题意,并能合理地列式运算。侧重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游戏中做数学、学数学,逐步提高计算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