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时间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24时记时法和计算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上午8时
中午12时
下午3时
晚上8时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观察情境图,请同学们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提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北京上午8时的时候学生已经上课了,而乌鲁木齐上午8时的时候学生刚起床。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了解为什么两地的时差会差两个小时。教师:北京和新疆乌鲁木齐日出时间相差2时。2.出示小兰和古丽所在学校的上课时间表,集体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预设1:上午8时,在北京启明小学上学的小兰已经开始上第一节课了。预设2:北京启明小学一节课40分。预设3:上午10时,在新疆民族小学上学的古丽才开始上第一节课,一节课也是40分。预设4:两个学校上午都是上4节课。3.解决实际问题。(1)任务一。教师:上午第二节课时,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边的哪个时刻?①独立学习。对照上面的上课时间表,想一想,每所学校第二节课时分别在哪个时间段,再找出可能的时刻。②小组学习。在组内轮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北京启明小学第二节课是上午8:50到9:30,右边第一个钟面是9:10,在8:50到9:30之间,所以小兰看到的是9:10;新疆民族小学第二节课是上午10:50到11:30,右边第三个钟面是11:20,在10:50到11:30之间,所以古丽看到的是11:20。(2)任务二。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出示情境图,先读一读,再说一说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出示学习指南。①独立学习。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②小组学习。在组内轮流说一说你的想法。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并针对学生的汇报组织同学进行适时补充。③展示学生作品。预设1:小兰从13:00开始上两节课,我们已知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所以第五节课的时间是13:00~13:40;第五节课之后是1时的大课间,即大课间的时间是13:40~14:40;第六节课的时间是14:40~15:20。北京启明小学下午上课时间表第五节:13:00~13:40大课间:13:40~14:40第六节:14:40~15:20预设2:古丽说下午从15:00开始先上两节课,新疆民族小学每节课的时间也是40分,所以第五节课的时间是15:00~15:40;之后是10分的课间活动,然后是第六节课15:50~16:30;最后是1时的课外活动,所以就是16:30~17:30。新疆民族小学下午上课时间表第五节:15:00~15:40第六节:15:50~16:30课外活动:16:30~17:30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2题,制作星期六的时间表。1.学生根据自己的安排进行制作。2.同桌互相交流,修改不合适的地方。五、拓展提升奇奇早上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奇奇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7时10分-6时30=40分
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七、作业布置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说一说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同学。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组织同学进行适时补充。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任务。教师巡视,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同学。
板书设计
时间表
北京启明小学下午上课时间表
新疆民族小学下午上课时间表
第五节:13:00~13:40
第五节:15:00~15:40
大课间:13:40~14:40
第六节:15:50~16:30
第六节:14:40~15:20
课外活动:16:30~17:3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2)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不足之处:学生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不能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也不能自己制订一个适合的学习计划。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一天的生活,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