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2:3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图形与几何
复习内容:教材第93~98页的内容。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画面不同,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巩固测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多边形的周长时,是几边形就计算几条边长度的和。二、针对练习1.我们在教室里选择一张课桌、讲台或其他物体,从不同位置看一看,与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尝试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交流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你发现了什么?2.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你有办法测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第2题)学生思考并交流: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的长度和。测量硬币表面的周长就是求绕硬币一周的长度。可以用线绕硬币正好一圈,再测量线的长度。像硬币是圆形,树叶属于不规则图形,测量圆形或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一般不能用尺测法直接测量,要借助“化曲为直”的思想,一般采用绳测法,先用绳绕一圈,再测量绳的长度就是其周长。3.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规则图形,我们又该怎样得出它们的周长呢?(出示课本第93页第3题)自己做一做。(1)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然后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测量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然后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用“正方形的边长×4=正方形周长”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组织学生探究“图形与几何”中的相互启发,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硬币的周长。2.完成教材第98页第
1题。(1)指导学生汇报机灵狗是怎样观察盒子的。
(2)独立观察,汇报机灵狗在哪个位置看到的盒子。3.完成教材第98页第
2
题。先测量,再独立计算图形的周长,汇报自己的方法。4.完成教材第98页第
4
题。(1)要想求正方形的边长,必须知道正方形的什么?(2)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上面的问题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四、拓展延伸计算这个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把相关的边进行平移,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是5+4=9(厘米),所以周长就是(12+9)×2=42(厘米)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学生交流,全班互评。六、作业布置教材第98页第
3、5题。
学生回顾“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说一说“如何观察物体”。说一说什么叫“周长”。如何测量物体的周长和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观察物体
什么是周长
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引导学生寻找图形间的关系,利用异同点的对比巩固知识。
不足之处:缺少让学生实际测量的实践练习。
教学建议:鼓励学生探究发现、比较总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