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120÷30=
(120×3)÷(30×3)=
(120÷10)÷(30÷10)=
(120÷4×157)÷(30÷4×157)=
师:大家算得很快,依据是什么?
生:商不变规律。
2.什么是商不变规律?
3.2÷3=?(用分数表示商)
师:分数与除法是什么关系?
生: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师:分数与除法关系密切,除法中有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也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预习反馈
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1)折: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用手分别平均折成4份、8份、16份。
(2)画:在折好的长方形纸上,分别把其中的3份、6份、12份涂上阴影。
(3)剪:把长方形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
(4)比:把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结果怎样。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
通过动手操作,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
生: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分别是、、。
(2)
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通过演示得出:、、一样大。
(3)请你再举一组这样的例子,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生1:我把三个同样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2份、4份,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并且
=
。
生2:我把三个同样的圆分别平均分成12份、6份、3份,分别取其中的8份、4份、2份,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并且
=
=
。
(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呢?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情况。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
=
,我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依次去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
B.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
=
=
,我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依次去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5)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
生:因为0不能做分母,所以要把0除外。
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深化理解,沟通联系。
(1)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课前复习的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联系?
(2)汇报小结。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动手画图或列算式,自己举例,在全班展示,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5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
4.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直接在教材上填写,老师展示评讲。
五、拓展提升
一个分数是,如果让它的分子减去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那么分母应该减去多少?
应该减去15
六、课堂总结
学了本节课,你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了吗?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3、4题。
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将前后知识建立完整的联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通过“商不变的性质”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便于学生学习新知识。2.利用动手操作,让学生真正明白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从而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不足之处: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指定分母的分数强化得不够。
教学建议:本节课后面的练习题量比较大,教学本节课后可以增加练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