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2)
复习内容:因数与倍数、轴对称和平移的知识复习及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图形的特征的理解,能区分和画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图形。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知道2、3、5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分类、比较的过程,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数学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回顾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第一单元,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第二、三单元。
2.小组讨论,回顾知识,将第二、三单元的知识写在练习本上。
3.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1)复习“轴对称图形”。
①在画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画平移后的图形呢?
②点名回答并板书。
(2)复习“因数和倍数”。
①出示教材第44页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网络,让学生仔细看一看因数和倍数之间的联系。
②同样用列表的方法将质数、合数的知识点列出来。
③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第47页第8题。
学生独立做,再讨论,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2.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
)。
3.42的因数有(
),100以内19的倍数有(
)。
师: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写一个数的倍数时要注意什么?
4.既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第4题。
先画一画,再总结规律。
2.完成教材第47页第9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2、3、5
的倍数的特征。
3.完成教材第48页第14题。
寻找“万能钥匙”的基本策略是筛选法,本题先根据是两位数,而且是
5
的倍数这两个条件,这个数可能是:95、85、75、65、55、45、35、25、15。再根据“所有因数的和为48”这一条件,排除“
95、85、75、65、55”这五个数,接着求“
45、35、25、15”的所有因子,直至寻找到符合条件的数。
四、拓展延伸
1.在下面的表格中利用轴对称和平移设计一副精美的图案。
示例:
2.傍晚开灯时,淘气的弟弟一连拉了7下开关,请问:现在灯是亮了还是没亮?100下呢?
拉的数字是奇数时灯亮,是偶数时没亮。所以拉了7下时灯亮,拉了100下时灯没亮。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忆第二、三单元的知识。
放手让学生自主归纳轴对称、平移、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小组讨论回顾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
不足之处:时间有限,一节课需要复习两个单元的内容,题目的难度梯度设计受到限制。
教学建议:从不同角度,在不同题型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题型不熟的进行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