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7.2 摸球游戏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7.2 摸球游戏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3: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摸球游戏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及游戏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并能根据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事件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2.通过“猜想—试验—验证—交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装红球和黄球的盒子、记录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做游戏。(板书:摸球游戏)
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放了两种球,一种是红球,一种是黄球,并且红球和黄球的数量不相同,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师:不打开盒子看,如何知道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汇报你想到的办法。
(学生讨论后汇报:可以通过摸球来确定)
师:怎样进行这个游戏呢?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摸球后记下颜色,要再放回盒子后使劲摇一摇,使盒子里红球和黄球分布均匀。
师:想一想需要摸多少次,才能判断出盒子里哪种球多呢?5次可以吗?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5次太少了,要多摸几次。
2.进行摸球游戏。
活动:摸球游戏。
小组活动。
①每次摸球后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颜色,放回盒子里摇匀,再摸下一次,摸球时不能偷看。
②汇总组内摸球的结果,记录红球、黄球各自的摸出次数。
③根据小组记录的结果,猜一猜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多?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少?
教师巡视指导。
3.请同学们汇报小组摸球的结果。
预设1:我们小组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我猜盒子里的红球多。
预设2:我们小组摸出黄球的次数多,我猜盒子里的黄球多。
师:出现这种情况,小组之间猜测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
预设1:打开盒子看一看。
预设2:把全班每个小组的结果汇总起来。
小结: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红球多;摸到黄球的次数多,黄球多。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5页“练一练”第1题。
同桌合作完成。
2.完成教材第105页“练一练”第2题。
自主完成,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拓展提升
一个口袋里装有数量不同、包装相同的水果糖和牛奶糖,下面是优优摸糖的记录。(一共摸了20次)。
(1)口袋里可能(牛奶)糖多,(水果)糖少。
(2)再摸一次,摸到(牛奶)糖的可能性大。
六、课堂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105页“练一练”第3、4题。
学生猜测,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思考、猜测。
学生读要求,摸球记录结果,验证猜想。
板书设计
摸球游戏
摸到红球的次数多
红球多
摸到黄球的次数多
黄球多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猜想、观察、分析、实践、验证等方式亲自体验、感知,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形象化。
不足之处: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存在分工不明确,有些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还有些小组没有注意摸球的要求,没有摇匀再摸,出现极端数据。
教学建议: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亲手实验,引导学生收集实验结果,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据的随机性。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摸球要求,加强小组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