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数与代数(2)
复习内容:倍数与因数的内容及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2.能根据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2、5和3的倍数。
3.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教学难点:概念间的联系和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倍数与因数。(板书:倍数与因数)
1.复习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复习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①因数和倍数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
②整除是因数和倍数的前提。
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3.复习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1)引导学生回忆2、5、3的倍数特征,师张贴“2、5、3的倍数”知识点,完善知识网络。
(2)指名举例2、5、3的倍数。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8页第1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108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802至少加上(
)是3的倍数,至少加上(
)是5的倍数。
(2)能同时被
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3)3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45,其中最大的奇数是(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2.有2021个烟花,如果每次燃放奇数个,想在15次后恰好全部燃放完,能做到吗?为什么?
小组内交流后独立完成。
四、拓展延伸
1.有三根木棒,长分别是12
cm、36
cm、44
cm,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而没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12、36和44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每根小棒最长是4
cm。
2.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24
cm,宽16
cm,用这种地砖铺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块地砖?
24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48,48÷24=2,48÷16=3,2×3=6(块)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倍数与因数还有什么疑问?
六、作业布置
1.写出1~20的所有质数:(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2.教室的灯是开着的,停电以后,有6名同学每人按了一次开关,此时的灯是(
)。
梳理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独立练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2)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课前组织学生自主整理,让学生收集错题,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课堂做到省时高效。
不足之处:概念多,既要构建知识网络,还要巩固练习,时间有些不够。
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时精准把握学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