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2.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近似的基本图形。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演示引入
课件出示树叶、人头像、手掌印等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形都是不规则图形。
师: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如何计算这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成长的脚印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成长的脚印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淘气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1)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
(2)小组内进行交流。
提出问题:数格子时,如果不满一格怎么处理?
(3)代表汇报,全班进行交流。
生1: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不够一个格子的如果大于半格就算1格,不够半格就忽略不计。
生2:我也是用数格子的方法,但我进行了拼补,先数满格的,再把大于半格和小于半格的拼补按1格算,大约是15
cm2。
生3:不满半格的算半格,超过半格的算1格。
师:总结以上同学们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估计的。
很棒,我们在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但我们在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别的其他的做法?
生4:我把脚印看成梯形,上底大约是5
cm,下底大约是6
cm,高是3
cm,面积=(5+6)×3÷2=16.5(cm2)。
生5:看成长方形,长是6
cm,宽是3
cm,面积是6×3=18(cm2)。
课件演示,加深学生对这种方法的了解。
2.出示问题:淘气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方式,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指生代表汇报。
生1:看成近似长方形,按照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10×4=40(cm2)
师:你怎么没用数格子的方法呢?
生1:因为我觉得图形如果较大的话,数格子比较麻烦,看成近似图形算面积更方便。
3.出示问题:用附页3中图2的方格纸,估计自己脚印的面积是多少。
(1)估计一下自己脚印的面积是多少。
(2)验证。
利用教材后面的方格纸来验证,引导可以用自己的脚印验证先前的估计。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生1:我先在方格纸上沿着脚边画出脚印的图形,再数格子。
生2:我也是先画出脚印,但我是把它看成近似长方形的方法求面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三个圆的面积。
独立完成,指生汇报。
图1:约占12格,每个方格边长4
cm,每个方格的面积就是4×4=16
(cm2),12个方格的面积就约是12×16=192(cm2)。
图2:约占52格,每个方格边长2
cm,每个方格的面积就是2×2=4
(cm2),52个方格的面积就约是52×4=208(cm2)。
图3:约占200格,每个方格边长1
cm,每个方格的面积就是1×1=1
(cm2),
200个方格的面积就约是200×1=200(cm2)。
引导学生发现:用数格法估计图形的面积时,方格越小,估计的结果越接近精确值。
五、拓展提升
工人叔叔要修补泳池底部破损的瓷砖,如果每个小格代表1
m2,请你算一算,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新瓷砖?
近似三角形,三角形的底约是10格,高约是6格。10×6÷2=30(m2)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9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规则图形。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呈现数格子的不同方法。
用笔勾画出近似图形的形状,并标注相应数据,进行面积计算。
板书设计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方法:(1)数格子
(2)看成近似规则图形
(3)利用公式计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针对不同的方法的呈现,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通过把不规则图形看成近似规则图形的对比,让习惯数格子的同学感受到了一直以来数格子的方法并不一定在任何问题中都适用。尤其是拓展提高题的时候,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这节课学生感触最深的,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不足之处:本课由易而难的层次性搭建做得不够,其实方法的选择上没有优劣,只有是否适合。练习设计中对这一点凸显的不够。
教学建议: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等角度,选择合适方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