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统计与概率
复习内容: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复习目标:1.能对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定性判断,进一步根据可能性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会设计简单的公平的游戏规则。
2.通过让学生设计公平的游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总结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才公平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本册第三个版块“统计与概率”。(板书:统计与概率)
关于“游戏公平”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公平的游戏规则、摸球游戏。
1.出示教材第107页问题1:如何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可能性相等——游戏公平;可能性不相等——游戏不公平。
2.出示教材第107页问题2。
(1)师:你能从他们记录的颜色次数来判断,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多一些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生:白色球可能多一些。因为淘气和笑笑记录的颜色次数,都是白球比黄球多。
(3)师: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3.呈现教材第107页“相互启发”的内容,追问:这些游戏规则为什么对双方都公平呢?
指名汇报,达成共识。
生1:掷硬币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游戏公平。
生2:“石头、剪刀、布”,大家赢、输、平局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游戏公平。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2页第1题。
生1:我选择转盘A设计了一个游戏,三名同学玩跳棋,每人选择一种颜色,指针停在谁选的颜色上谁先走;理由: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一样多,这样设计的游戏规则才公平。
生2:我选择转盘C设计了一个游戏,把指针放在转盘的中心,转动转盘,如果指针指到甲、丁区甲方获胜,如果指针指到乙、丙区乙方胜;理由:这样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等,游戏对双方都公平。
生3:我选择转盘B设计了一个游戏,三名同学玩飞行棋,把指针放在转盘中心,转动转盘,如果指针指到1、4、7甲同学先走,转到2、5、8乙同学先走,转到3、6、9丙同学先走;理由:三方先走的可能性相等,游戏对三方都公平。
2.完成教材第112页第2题。
学生说一说题目意思(找出淘气和笑笑摸球颜色出现最多的球,就是袋子里可能最多的那种颜色的球)。
生1:两人摸到红球的数量都是最多的,所以这个袋子里红球可能最多;由于淘气摸到1个黄球,而笑笑一个黄球都没有摸到,所以黄球可能最少。所以袋子里红色的球可能最多,黄色的球可能最少。
生2:两人总共摸了60次,摸出红球共37次,黄球只有1次,因此红球可能最多,黄球可能最少。
师:只要总情况数相同,谁包含的情况数目多,谁出现的可能性就大;反之,谁出现的可能性大,谁包含的数目就多。
三、巩固练习
想一想,填一填。
1.篮球比赛中,用硬币决定谁先开球,这种规则是(
)。(
填“公平”或“不公平”)
2.口袋里有8块红色橡皮擦、5块蓝色橡皮擦,橡皮擦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从中任意摸一块,摸到(
)色的可能性大。如果想使摸到蓝色的橡皮擦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袋中放入(
)块(
)色橡皮擦。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延伸
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4、5、6三个数字,任意摸出其中的两张,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和大于10阳阳赢,小于10丫丫赢,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这个游戏规则公平。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的情况有三种,4+5=9、4+6=10、5+6=11,和大于10和小于10的情况都各有1种,因此摸出和大于10与小于10的可能性相等。
五、课堂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会用到可能性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分析、判断,进而决定事情该怎么办,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中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
1.四个小朋友玩“套圈”游戏,他们的位置如下,这个游戏(
)。
A.公平
B.不公平
2.乐乐和宁宁玩摸球游戏。每次摸一个球,然后放回再摇匀,每人摸8次,摸到红球乐乐得一样奖品,摸到黄球宁宁得一样奖品,摸到其他颜色的球两人都不得奖品,从(
)号盒子里摸球是公平的。
梳理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同桌互相交流想法,指名汇报。
独立思考,同桌互相交流想法,指名汇报。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情境,让学生接触形式多样的问题,感受游戏公平与可能性大小的关系。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较快,没有给予学生太多的时间去审题,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严谨的审题能力,以及表达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教学时要除了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还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尝试新问题,不再依赖老师的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