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3《现代诗二首》PPT
统编版
四年级上
新知导入
诗歌是一座灯塔,照耀你迷失的方向;诗歌是一点星光,点亮你黑暗的灵魂。你瞧,秋晚的江上是那样诗情画意,草地上的小花牛是那样淘气,你听,鸟儿叽叽喳喳地飞回巢了,有人在吟着小花牛的诗歌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
3
现代诗二首
新知讲解
《花牛歌》
刘大白
徐志摩
《秋晚的江上》
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
新知讲解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新知讲解
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初读诗文,读通读顺
识记生字
归巢
芦苇
cháo
wěi
翘舌音
鸟巢
剪秋罗
luó
睡眠
mián
霸
占
bà
zhàn
变换偏旁来识记
围
伟
违
不能读成“民”
我
会
读
识记生字
象形字,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筑巢于树上。
眠
安眠、睡眠、失眠
冬眠、不眠之夜
巢
小篆
新知讲解
词语解释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霸占:指仗势占为己有。
这个线团是我的啦!
剪秋罗:石竹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60cm。
本课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偷渡:1.
秘密地渡过某一水域。
2.
偷越关隘或国境。
新知讲解
秋
晚
的
江
上
季节
地点
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时间
互动课堂
新知讲解
阅读提示:反复朗读《秋晚的江上》,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圈画出来。
反复朗读,想象画面
新知讲解
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诗中的景物。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新知讲解
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是驮着斜阳回去。
倦鸟归巢,斜阳夕照。
新知讲解
归巢的鸟儿是怎样飞的?倦了的鸟儿是怎样驮着斜阳的?
诗中哪个词语让这幅画面充满了动感和诗意?
“驮着”,把“倦鸟”和“斜阳”联系在一起。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是驮着斜阳回去。
新知讲解
齐读第一小节。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是驮着斜阳回去。
新知讲解
阅读第二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又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鸟儿翻飞,斜阳一瞬间把江面染红了,把头白的芦苇染红了。
新知讲解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归鸟动作的利落。写出了秋晚江景之美
鸟儿把斜阳掉到江上,是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比较下列两句在表达上不同。
(1)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2)一瞬间,斜阳的余晖把头白的芦苇染红了。
第一句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夕阳映红了芦苇的画面。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诗人把视线从江上转移到江边的芦苇上。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江面,也染红了芦苇,在一瞬间,白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夕阳下,眼前的景物是一片红色,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秋日黄昏江景图。
“妆红颜”
新知讲解
“双翅一翻”语速稍快些,体现归鸟动作的利落;“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声音可稍高些,语速稍快些,表现出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喜悦。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
··
··
··
··
··
·
朗读指导
新知讲解
想象画面,齐读全诗。
归巢的
鸟儿,
尽管
是
倦了,
还
驮着斜阳
回去。
双翅
一翻,
把斜阳
掉在
江上;
头白的
芦苇,
也
妆成
一瞬的
红颜了。
∕
∕
∕
∕
∕
∕
∕
∕
∕
∕
∕
∕
新知讲解
主题概括
秋天黄昏时江边的美丽景象
美好生活
《秋江的晚上》展现了一幅暮江鸟归的画面,描绘了
。
抒发了诗人对
的向往之情。
新知讲解
总结学法:
抓关键词,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
新知讲解
花牛歌
新知讲解
花牛
在草地里
坐,
压扁了
一穗
剪秋罗。
花牛
在草地里
眠,
白云
霸占了
半个天。
花牛
在草地里
走,
小尾巴
甩得
滴溜溜。
花牛
在草地里
做梦,
太阳
偷渡了
西山的
青峰。
∕
∕
∕
∕
∕
∕
∕
∕
∕
∕
∕
∕
∕
∕
∕
∕
∕
花牛歌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读一小节,根据我们学习《秋晚的江上》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学习《花牛歌》这首诗。
小组合作
新知讲解
自读课文,想一想:花牛在草地上有哪些不同的活动?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觉得这是一只
的花牛。
淘气可爱
俏皮
无拘无束
悠闲
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呢?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
无拘无束
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重读“坐、压扁”,体现出花牛的无拘无束;后半句可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以及作者对花牛压扁剪秋罗的些许惋惜。
朗读指导
·
··
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画面:花牛在草地里睡觉,身上的白花和白云融为一体。
白云“霸占”与白云“飘”
有什么不同?
飘:被动,白云随风走。
霸占:主动,白云主动布满半个天空。
新知讲解
阅读第三节,想象画面。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甩得滴溜溜”是什么样的?可以看到什么样的花牛呢?
甩得滴溜溜
画面:花牛甩着尾巴悠闲自得地走在草地上。
阅读第四节,想象画面。
“偷渡”一词怎样理解?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偷渡
“偷渡”一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表明时间悄悄地溜走,花牛玩累了,又进入了梦乡,营造出静谧、安逸的氛围。
画面: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
新知讲解
朗读全诗,边听边想象画面,你发现画面有什么变化吗?
第一、三小节的画面充满动感,花牛显得顽皮可爱。
第二、四小节的画面变得静谧,花牛又是那么悠闲、自在。
新知讲解
齐读全诗,读出动静交替的变化。
花牛
在草地里
坐,
压扁了
一穗
剪秋罗。
花牛
在草地里
眠,
白云
霸占了
半个天。
花牛
在草地里
走,
小尾巴
甩得
滴溜溜。
花牛
在草地里
做梦,
太阳
偷渡了
西山的
青峰。
∕
∕
∕
∕
∕
∕
∕
∕
∕
∕
∕
∕
∕
∕
∕
∕
∕
花牛歌
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
,
。
歌唱
歌声随彩霞飘荡
拓展练笔:
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吧!
新知讲解
读完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我们看到了: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秋晚的江上》让我们看到了秋江傍晚,余晖尽染的绚丽美景,而《花牛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作者通过优美的文字,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
课堂总结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拓展阅读
A.鸟巢(cáo)
睡眠(mián)
B.芦苇(wěi)
学霸(
bà
)
C.罗列(
ló
)
压扁(biǎn)
D.占领(zàn)
斜阳(xié)
B
一、标红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二、辨字组词。
眠(
)
霸(
)
占(
)
民(
)
霞(
)
站(
)
睡眠
霸占
占领
农民
霞光
站住
课堂练习
花牛在草地里(
),
(
)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
),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
),
(
)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
),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坐
压扁了
眠
走
小尾巴
做梦
课堂练习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写一写。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四、小练笔
课堂练习
双翅一翻——妆成红颜
鸟儿归巢——驮着斜阳
秋晚的江上
热爱自然
板书设计
草地里眠
草地里坐
花牛歌
顽皮可爱
悠闲自在
草地里做梦
草地里走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搜集一两首你喜欢的现代诗读一读。
把文中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
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中的景色。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再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3.
现代诗二首
一、读一读,连一连。
归巢
芦苇
霸占
压扁
冬眠
wěi
cháo
bà
mián
biǎn
二、选字填空。
【罗
萝】
(
)卜
绿(
)
(
)汉
(
)罗
【甩
用】
(
)法
(
)头
利(
)
(
)开
【青
清】
(
)草
(
)醒
(
)闲
(
)菜
三、选择填空。
A.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B.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C.小尾巴甩得的溜溜
D.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坐,
。花牛在草地里眠,
。
花牛在草地里走,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
1.《秋晚的江上》一文,从“倦鸟、斜阳”等词语看出作者很累,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抱怨。(
)
2.“霸占”的“占”读音是“zhān”。(
)
3.《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
4.《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填写正确的关联词语,然后再写一句话。
是倦了,
驮着斜阳回去。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的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再写一句拟人句:
六、想一想,花牛还会在草地上做些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3
现代诗二首
答案
一、归巢---cháo
芦苇---
wěi
霸占---
bà
压扁---
biǎn
冬眠---mián
二、
萝
萝
罗
罗
用
甩
用
甩
青
清
清
青
三、D
C
A
B
四、1.×
2.×
3.√
4.×
五、1.尽管
还
尽管今天下着大雨,同学们还是坚持着上学。
2.拟人
给全诗增添了情趣和生气
烛光欢快地舞蹈着。
六、花牛在草地里叫,夕阳露出红红的笑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现代诗二首
【教材简析】
《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
《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现代诗,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
1.导入课题。
诗歌是一座灯塔,照耀你迷失的方向;诗歌是一点星光,点亮你黑暗的灵魂。你瞧,秋晚的江上是那样诗情画意,草地上的小花牛是那样淘气,你听,鸟儿叽叽喳喳地飞回巢了,有人在吟着小花牛的诗歌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简介作者。
(1)提问: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
(2)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
课件出示: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诗题,了解作者,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诗文,读好诗句
1.初读诗句,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2)认读字词。
课件出示:
归巢 芦苇 剪秋罗 霸占 眠
①指名认读。提示:“巢”是翘舌音,“眠”不能读成了“民”。
②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巢”的小篆字形,引导:你怎么记住它?
点拨:“巢”是象形字,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筑巢于树上。
出示“眠”:你用什么方法识记?引导组词:安眠、睡眠、失眠、冬眠、不眠之夜。
③看图理解词语。
出示“芦苇”“剪秋罗”图片,请学生指图读词语。
(3)练读诗歌。个人自读——同伴互读——指名朗读。
2.再读诗句,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指导停顿。
课件出示: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诗味,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指导自读,想象画面
1.默读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阅读提示:反复朗读,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自读《秋晚的江上》,用横线画出诗中的景物。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鸟儿、斜阳、江上、芦苇。
3.阅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说说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倦鸟归巢,斜阳夕照。
(2)引导看图:归巢的鸟儿是怎样飞的?倦了的鸟儿是怎样驮着斜阳的?(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3)品“驮着”:诗中哪个词语让这幅画面充满了动感和诗意?(“驮着”,把“倦鸟”和“斜阳”联系在一起)
(4)齐读第一小节。
4.阅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说一说你脑海中又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2)学生描述画面。
预设:鸟儿翻飞,斜阳一瞬间把江面染红了,把头白的芦苇染红了。
(3)引导:谁来演一演鸟儿“双翅一翻”的动作?
(4)看图:鸟儿把斜阳掉到江上,是怎样的画面?(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
播放夕阳映照江面,把白色芦苇染红的视频。
5.想象画面,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文,但学生对现代诗还是比较陌生。这一板块指导学生阅读《秋晚的江上》,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读懂诗歌,领会阅读现代诗的基本方法。这是“授之以渔”,很有必要,也为后面的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四、自主阅读,想象画面
1.总结学法:抓关键词,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
2.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提示。
课件出示:
学习提示:
?读一读:小组4人轮读诗歌。
?找一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想一想: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花牛?
?说一说:看文中插图,描述想象的画面。
?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读了《花牛歌》,想一想:花牛在草地上有哪些不同的活动?
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坐、眠、走、做梦。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哪些?(草地、花牛、剪秋罗、白云、太阳、青峰)
预设2:第一节,想象画面——花牛坐在草地上,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点拨:出示花牛和剪秋罗的配图,借助图片展开想象。
指导朗读。“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可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对被压扁的剪秋罗的些许惋惜;
预设3:第二节,想象画面——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
点拨:抓住“眠”“霸占”两个动作展开想象。“霸占”通过拆字组词来理解。
预设4:第三节,想象画面——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
点拨:“甩得滴溜溜”是什么样的?可以看到什么样的花牛呢?小尾巴摆得欢快的样子凸显了花牛的可爱,读着充满童趣。
指导朗读“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可读得轻快、俏皮些,表现出花牛的顽皮、悠闲。
预设5:第四节,想象画面——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
点拨:“偷渡”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可以联系诗句来理解,表明时间悄悄地溜走,花牛玩累了,又进入了梦乡,营造出静谧、安逸的氛围。
5.朗读全诗。
(1)男女生分小节轮流读。引导:边听边想象画面,你发现画面有什么变化吗?(自由发言)
(2)小结:第一、三小节的画面充满动感,花牛显得顽皮可爱;第二、四小节的画面变得静谧,花牛又是那么悠闲、自在。(板书:顽皮可爱、悠闲自在)
(4)齐读全诗,读出动静交替的变化。
6.拓展练笔: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试着说一说,也可以仿照着写一节(两行)诗。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紧扣学习提示进行教学。学生在边朗读诗句边想象画面中读懂诗意,走入诗境,体悟诗情。学生在反复地朗读诗歌和描述画面中锻炼了想象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体会诗中画面的动静交替。)
7.课堂小结
读完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我们看到了: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
五、课堂总结
《秋晚的江上》让我们看到了秋江傍晚,余晖尽染的绚丽美景,而《花牛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作者通过优美的文字,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
六、拓展阅读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七、板书设计
3
现代诗二首
鸟儿归巢——驮着斜阳
秋晚的江上
热爱自然
双翅一翻——妆成红颜
草地里坐
草地里眠
草地里走
草地里做梦
顽皮可爱
悠闲自在
花牛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