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4及练习十一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4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计算。
2.利用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模型,让学生理解和记忆4的乘法口诀。
3.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出各句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乘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2、3、5的乘法口诀,再集体订正。2.用含有2、3、5的乘法算式卡片开火车,学生说使用的乘法口诀并计算。师:今天我们学习4的乘法口诀。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师:我们国家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其中一些传统节日有它自己独特的美食,比如元宵节。我们在元宵节时要吃什么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汤圆和大家一起尝一尝。1.课件出示一列4个汤圆。师:大家看看有几个汤圆?可以看成几个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指名回答:有4个汤圆,可以看成1个4或4个1,用1×4=4或4×1=4表示。2.课件出示2列汤圆,每列4个。师:你们算算这些汤圆有几个呢?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可以竖着看,也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每列有4个汤圆,共2列,就是2个4,可以用乘法算式2×4=8或4×2=8来计算;横着看,每行有2个汤圆,共4行,就是4个2,可以用乘法算式2×4=8或4×2=8来计算。3.课件出示3列汤圆,每列4个。师:同学们,能不能用乘法算式算算这里有多少个汤圆?学生用上面的方法思考后指名回答:竖着看,每列有4个汤圆,共3列,就是3个4,可以用乘法算式3×4=12或4×3=12来计算;横着看,每行有3个汤圆,共4行,就是4个3,可以用乘法算式3×4=12或4×3=12来计算。4.课件出示4列汤圆,每列4个。师:同学们,可以算算一共有多少个汤圆吗?指名回答:每列有4个汤圆,共4列,就是4个4,可以用乘法算式4×4=16来计算。也可以看作每行有4个汤圆,共4行,就是4个4,可以用乘法算式4×4=16来表示。5.这些乘法算式是怎么计算的?你们能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制出乘法口诀吗?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再指名汇报: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6.4的乘法口诀还有什么规律吗?学生交流后指名回答:4的乘法口诀有4句;积依次增加4。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说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再与同桌互相说。(可以融入1、2、3、5的乘法口诀)2.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观察图片,说出小朋友在分筷子,先分给了长辈,渗透尊重长辈的教育。难点在有隐藏条件,要让学生明白一双筷子是2根组成的。3.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说明列出乘法算式的理由即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五、拓展提升一条丝带,第一次剪去了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一半,还有4米。这条丝带原来有多少米?4×2=8(米)
8+8=16(米)六、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七、作业布置记忆4的乘法口诀。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从美食中寻找数学,让学生在看到这些美食时就会想起数学,并在此引起思考。
板书设计
4的乘法口诀1×4=4
一四得四
4×1=42×4=8
二四得八
4×2=83×4=12
三四十二
4×3=124×4=16
四四十六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4的乘法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更加轻松。
不足之处:记忆乘法口诀的方式比较单一。
教学建议:4的乘法口诀是学习的难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乘法的意义和前面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