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9 6的乘法口诀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9 6的乘法口诀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3:2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6及练习十三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编写6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准确地用口诀进行相关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写6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乘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看算式说口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2.计算。2×3+3=
4×5+5=
4×4-4=3×3=
5×5=
4×3=比较上、下两排算式,两个算式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思考后指名汇报)师:今天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1个豆荚。师:这是我们经常食用的豆荚。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个豆荚里有多少颗豆子?可以看成几个几?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一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可以看成1个6或6个1。2.课件出示2个豆荚。师:1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那2个豆荚里有几颗豆子呢?可以看成几个几?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2个豆荚里有12颗豆子,可以看成2个6或6个2。3.课件出示第60页表格。师:这个表格你们看懂了吗?每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师:那3个豆荚、4个豆荚、5个、6个,你们能算出有多少颗豆子吗?请将教材第60页的表格填写完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师:3个豆荚有18颗豆子,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每个豆荚有6颗豆子,3个豆荚就可以用6+6+6=18来计算;已经知道2个豆荚有12颗豆子,3个豆荚就可以用12+6=18计算。师:根据这个表格,你们能不能直接说说1个6是多少?2个6?3个6?4个6?5个6?6个6呢?师:根据表格请大家独立完成6的乘法算式。完成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师:你们能为这些乘法算式编制口诀吗?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编制乘法口诀,指名汇报: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4.大家发现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吗?仔细观察后指名汇报:6的乘法口诀有6句;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6。5.学生独立记忆6的乘法口诀,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先同桌互相说说,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列出乘法算式。五、拓展提升皮皮从第1棵树开始向右走到最后一棵树,一共走了多少米?
5个6,5×6=30(米)六、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七、作业布置1.记忆6的乘法口诀。2.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相邻两句乘法口诀关系的理解,为学习新知做铺垫。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用语言表述表格的意思,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主编制6的乘法口诀。再次体会相邻两句乘法口诀的关系。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1×6=6
一六得六
6×1=6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5×6=30
五六三十
6×5=306×6=36
六六三十六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6的乘法口诀主要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编制而成,始终紧密的结合乘法的意义。不足之处: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建议:丰富记忆口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