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7 练习课(2)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7 练习课(2)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9 06:0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时
练习课(2)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牢记9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地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乘法意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把口诀补充完整。四九(


)四十五

)七十二
六九(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9的乘法口诀的?引入:上节课,我们练习了9的乘法口诀,同学们学得好吗?这节课,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把9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更好。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8题。(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8题情境图。(2)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意思。(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排成一字形。从第1棵树到第10棵树多少米?)(3)请同学们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请一名同学说说,为什么有10棵树却只用5×9来计算呢?(虽然有10棵树,但第1棵树到第10棵树的距离只有9个5米长)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10题。(1)独立解决(1)小题。像“手划船限坐4人”,对我们解决(1)小题,有帮助吗?(2)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11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学生再独立完成,指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12题。仔细读题,有什么发现?这道题有2个问号,表示有两个问题,要列两个算式。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13题。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再列式。然后小组内交流如何计算9×10,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如果每锯一次用9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4-1=3(次)
3×9=27(分)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9的乘法口诀记得更熟了,希望同学们更加努力,把乘法口诀用得更加熟练。
回顾口诀,再次感受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直接运用乘法的意义和9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众多信息中选择解决问题所需信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生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练习课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从学生的起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习题的设计上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了数学意识。
不足之处:层次不清楚,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教学建议: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改进教学方式,让数学教学变得有趣,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