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习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9 07:1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总分:8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稳定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导电性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3.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难溶性
B.稳定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
4.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做钻头   
B.做电极   C.冶炼金属   D.做冰箱除味剂
5.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性质相似
B.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属于同种物质
D.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
C.硫酸铵和熟石灰混合后研磨,会产生氨味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潜水、航天
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8.在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不是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红磷和白磷和
B.金刚石和石墨
C.氧气和臭氧(O3)
D.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9.下列客观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品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因为CO2溶于水生成酸
C
用墨绘制的字画能长久保存而不褪色
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
在压强不变时,气体的体积热胀冷缩
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10.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NO气体与活性炭中的C反应生成甲、乙两种气体,其中甲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质量
/g反应时间/min
活性炭
NO


0
28.72
5.00
0
0
4
28.00
1.40
x
2.6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甲、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
B.反应消耗的C与NO的质量之比为2:5
C.x的值为26.76
D.反应中活性炭只起吸附作用
11.有关碳和碳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D.用煤火取暖是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2.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C60是同一物质
B.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硬度小于金刚石
D.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1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用途
性质
A
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
硬度大
B
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
质软,深灰色
C
N2用作保护气
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
CO2用作气体肥料
参与光合作用
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很硬,所以石墨也很硬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6.(10分)请用给定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
②一氧化碳
③硫酸
④大理石
⑤金刚石
(1)重要的建筑材料是  ;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
(3)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4)具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是  ;
(5)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的是  。
17.(10分)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相差很大,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_不同。
(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它有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3)我国在可燃冰开采技术的领域率先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17年5月18日,利用降压法连续产气12万立方米。可燃冰主要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储量巨大,是未来的新能源。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甲烷燃烧是将_________能转化成热能。
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合成气(CO和H2),再将CO和H2合成甲醇(CH3OH)。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18.(10分)对比、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
实验一
步骤一: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在研钵内观察。
现象:晶体为蓝色
步骤二:用研杵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铜晶体,并进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现象:研碎后的硫酸铜晶体溶解的更快
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2支试管中均有蓝色不溶物生成。分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2)该对比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实验二
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有部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1)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上述现象说明木炭和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结论】有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19.(20分)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图一
图二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比如一氧化碳。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开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了反应物的用量。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老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儿后,关闭开关2。待充分反应,关闭开关1,停止加热。
逸出液面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逸出液面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猜想二成立
【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
(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氢氧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锌粒
⑤氯化钙溶液
【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
精神,我们这次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5:CACCD
6-10:ABDAA
11-15:CDCA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6.(10分)(1)④
(2)⑤
(3)①
(4)②
(5)③
17.(10分)(1)排列方式
(2)疏松多孔
(3)CH4
化学能
(4)1: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18.(10分)【答案】实验一:步骤二:蓝色块状晶体变为粉末状
步骤三:粉末状的硫酸铜晶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
步骤四:2NaOH+CuSO4==Cu(OH)2↓+Na2SO4
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实验二:C+2CuO2Cu+CO2↑(1分)
19.(20分)(1)置换反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O2==
CaCO3↓+
H2O
(2)防止气体不纯,发生爆炸;气球鼓起
打开开关1,关闭开关2,挤压气球,同时加热一会儿后,待充分反应,停止加热
气球变瘪
C
+
CO2
2CO
②③⑤
质疑
网罩一

C+CuO
澄清石灰水

C+CuO
开关1
气球
开关2
足量的氢氧
化钠浓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