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习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习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9 07:0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总分:36分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A.反应条件
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内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C.镁带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3.将25
g甲物质,5
g乙物质,
10
g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
10
g甲,21
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

A.40
g
B.20
g
C.11
g
D.9
g
4.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m=a
B.3a=n
C.3m=2n
D.2b=m+n
5.在化学反应A
+
2B
==
3C
+
D中,6
g
A与8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
g
D。若反应生成15
g
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8
g
B.24
g
C.12
g
D.16
g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A.a/(a+2b)
B.a/2(a+b)
C.a/b
D.a/2b
7.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9O2
==4CO2+2SO2+6H2O,则X是(

A.C4H12S2
B.C2H6S
C.C2H6O2S
D.C2H6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2分)
8.(4分)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
g,燃烧后的质量为b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c
g,水蒸气的质量为d
g,则产物共
g,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g。
9.(2分)在化学反应2A+B==2C中,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2分)我国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将于今年10月发射升空,届时将有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11.(4分)小明在试管里放入少量的白色碳酸氢铵(NH4HCO3)固体,用试管夹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他闻到了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试管品有水滴生成,他又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会儿后,白色固体完全消失。小明认为这一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呢?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2.(10分)阅材料,回答问题。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审恒。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并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
的缘故。
(2)实验验证: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简答。
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不块金属钠,塞紧橡皮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
称量前需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微热,
观察金属钠受热燃烧,冷却后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锥形瓶塞拔下一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4)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D
4.BC
5.B
6.A
7.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2分)
8.(4大蜗牛)(c+d)g
(c+d)g-(a-b)g
9.(2分)64
10.(2分)N2H4
11.(4分)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和二氧化碳为气体,由于在加热的条件下,三种物质均为气体,由于分子是运动的,三种物质均散失在空气中,只有少量的水蒸气在试管品凝聚成水滴,而没有其他固体生成,所以,当碳酸氢铵完全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解的碳酸氢铵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运动的特点解释固体完全消失的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2.(10分)(1)反应容器敞口与密闭的差异
(2)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保持平衡
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4)罗蒙诺索夫在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金属钠燃烧后,质量的增加来自于瓶内空气中氧气的减少,因此反应后质量不变。波义耳是在敞口容器中实验,金属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后,瓶外的空气不断补充进入瓶内,因此反应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