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2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从边和角的角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地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正方形。
3.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感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价值,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硬卡纸、直尺、三角尺、七巧板。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边形,你能说出四边形的特征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好,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四边形呢,快来指一指吧。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把学生指出的四边形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在这些四边形中,有一些四边形比较特殊,你发现了吗?
学生思考、观察后教师圈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这两个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它们是四边形,但它们的角和边里也藏着秘密。今天,我们就从边和角上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讨论长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请把长方形举起来。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想一想它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我们把长方形较长的边叫“长”,较短的边叫“宽”。
老师画长方形并板书:长、宽。
(2)验证长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你观察到的长方形的特征。比如:直直的边,有四个角。再如:四个角都是直角。大家动手一起验证一下吧。
学生操作验证。教师巡视时,注意搜集典型的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验证方法。
方法一:折一折。将长方形对折,发现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方法二:量一量。用直尺测量,发现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用三角尺的直角和长方形的四个角比较,发现四个角一样大。
师:同学们发现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我们看,上、下两条边是相对着的,左、右两条边也是相对着的,相对着的两条边叫“对边”。
通过测量和比较,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教师边讲边拿A4纸做演示。
师:同学们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通过与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与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所以长方形的四个角也都是直角。好,现在谁再来说一说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有了刚才的经验,你能不能自己找出正方形的特征呢?
学生独立操作,折一折,量一量。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用正方形纸做演示验证。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没有长宽之分,所以我们把正方形的每条边叫做“边长”。
3.寻找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哪儿有长方形,哪儿有正方形呢?
指名学生回答。
如:书本封面、门、玻璃、课桌面、凳子面都是长方形。七巧板里有一个正方形。
师:请拿起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起说它的特点。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学生沿着格纸的横线和竖线画。
展示学生作品。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时,要重点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3题。
学生自由猜想,指名学生回答时,一定要说出理由。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5题。
同桌合作完成,指名展示结果。
五、拓展提升
你能用10小棒摆出3个正方形吗?试着摆一摆,画一画。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样的四边形是长方形、正方形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图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都会发现。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七第4、6、7题。
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新旧知识的连接,并渗透长方形、正方形属于四边形的集合思想。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及小组之间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验证环节,让学生开展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把长方形、正方形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在操作中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
例2
图形名称长方形正方形相同点四条直直的边,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对边相等四条边都相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和验证,把自己想从哪些方面研究图形的方法,与同桌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友好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示出来。创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主动积极地学习。
不足之处:学生验证的时间太长。
教学建议:调整课堂节奏,认真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