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四相关题目及补充练习。
复习目标:1.在巩固笔算加减法及乘法的基础上,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大家知道我们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什么吗?
师: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了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复习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3题。
师:仔细读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读题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
将整个钟面平均分成(
)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是(
)。第1幅图,分针从“12”到“1”经过了(
)分钟,所经过的区域是其中的(
)份,占整个钟面的(
)。分针从“12”到“5”经过了(
)分钟,所经过的区域是其中的(
)份,占整个钟面的(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师:剩下的2幅图由同学们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学生汇报。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5题。
学生思考后独立解答,并指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方法。
小兰:就是把爷爷的年龄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是小兰的年龄,
即64÷8=8(岁)。
爸爸:是小兰年龄的4倍,即8×4=32(岁)。
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4题。
师:仔细读题,你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6题。
师:请把你认为重要的词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师:对,“墙角”很重要,说明围篱笆时有两面是不用围的。
学生解决问题。指名学生板演。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8题。
学生先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小结:注意看清是加还是减;注意退位要点“.”;可以用逆推计算。
四、拓展延伸
1.一根铁丝长100厘米,剪下一段做了8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2×4×8=64(厘米)100-64=36(厘米)
2.超市货架上放着大、中、小三种洗洁精。只知道小瓶里装250克,每层装的洗洁精同样重,大瓶和中瓶里各装多少克洗洁精?
中瓶:250×2=500(克)
大瓶:250×4=1000(克)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又有什么收获?和大家说一说吧。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7题。
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悟“学以致用”的道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参与度很高,教师不断的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练习题的难度不够。
教学建议:总复习的课时较少,但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问题的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总复习的目的,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