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练习课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三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用集合表示数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用示意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明白算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观察并思考,上面的图表示什么?图中一共有几个数?谁来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指名学生汇报,重点要让学生说清每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师:好,今天我们会通过练习,继续巩固用集合表示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先分别统计出会唱歌的人数和会跳舞的人数。唱歌:9人
跳舞:10人。
将两组中的人一一对照,找出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人,有4名同学,填在两个集合的交集处。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3题。
同桌讨论完成,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4题。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读题,分析出现了几种情况,有几个集合,借助图来思考。(学生分析画示意图)
展示学生结果,全班交流:
师:采摘圣女果的人和采摘草莓的人有重叠部分。采摘小黄瓜的人和其他的两种都没有重叠。分析正确,才能进行下一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三(1)班订数学报和语文报,每人至少订一份,有29人订数学报,有32人订语文报,11人两种报都订了。三(1)班一共多少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1.三(1)班有42人,会打篮球的有21人,会游泳的有17人,两种运动都不会的有10人。两种运动都会的有几人?
42-10=32(人)
21+17-32=6(人)
2.三年级有48名同学参加了文艺表演,表演话剧的有27人,表演舞蹈的有32人。有多少人同时参加了话剧和舞蹈表演?
27+32-48=11(人)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二十三第5、6题。
让学生看到熟悉的集合图,能够很快地想到旧知,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知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在解决问题前,要先理解题意,明白各个集合之间的关系,画出示意图,再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了课堂练习的任务,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不足之处:形式单一。
教学建议:练习题目的选择,应该灵活,这就要求老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扩展教材,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