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9 06:5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99页例4及练习二十二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
2.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面积。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dm,下底是8dm,面积是108dm?,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都是我们学过的这些单一的平面图形,还有很多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的平面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课件出示第99页的组合图形,指名说一说,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教学例4
出示例4,学生自读题目,指名叙述题意。
同桌合作,把例4中的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集体交流,教师整理。
预设一: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边长为5m的正方形和一个底为5m,高为2m的三角形,分别求出面积再相加求和。
5×5+5×2÷2
=25+5
=30(m?)
预设二:把这个图形分成两个梯形,分别求出面积再相加求和。
梯形面积=(5+2+5)×(5÷2)÷2
=12×2.5÷2
=30÷2
=15(m?)
房子侧面面积=15×2=30(m?)
预设三:把这个图形增补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再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5+2)×5
=7×5
=35(m?)
两个三角形面积=5×2÷2=5(m?)
房子侧面面积=35-5=30(m?)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指名说一说:可以把这个图形看成是由几个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学生讨论,教师整理。
师小结:可以把这个图形看成是由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合而成的,先分别求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后,再相加求和。
学生独立列式完成。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第5题。
学生讨论,运用哪种解题方法较好。
集体交流,确定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五、拓展提升
如图,这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2cm和3cm。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2÷2×4=12(cm?)3-2=1(cm)1×1=1(cm?)
12+1=13(cm?)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2、3、4、6题。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解组合图形,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在教学例4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4
5×5+5×2÷2?
?
(5+5+2)×(5÷2)÷2×2
(5+2)×5
=25+5?
??
?=12×2.5÷2×2
=7×5
=30(m?)?
?
?=30
(m?)
=35(m?)
5×2÷2
=5(m?)
35-5=30(m?)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教学给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算法多样化,并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的能力。
不足之处: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以生活素材为依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组合图形。要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