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 练习课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 练习课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9 06: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练习课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十四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学过的圆的周长公式,并掌握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半径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圆周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圆周长公式进行变换和转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1.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2.
说一说,圆周率是什么意思?一般取值多少?3.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它的直径和半径?二、针对练习1.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3题。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引导学生明白:钟表上分针转动一周用时60分钟,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圆的周长,分针长是圆的半径。思考:分针30分钟、45分钟所走的路程分别是转动一周所走路程的几分之几?3.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引导学生理解:把牛栏围3圈,就是求周长的3倍是多少。计算要打多少根木桩,就是学过的植树问题。理解题意后,讨论:计算要打多少根木桩,是用一圈铁丝的长度还是用3圈铁丝的长度来计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7题。引导学生找出圆的半径与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边长的关系。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9题。教师提示:半圆的直径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装饰木条的长度就相当于正方形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长度之和。3.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1题。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图形中绳子的长度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绳子的长度由一个整圆的周长和若干条直径的长度组成,最外圈有多少个圆柱形物体,就有多少条直径。四、拓展延伸1.把一根长6.5
m的绳子绕在一个圆柱上,绕了2圈还余0.22
m。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米?(6.5-0.22)÷2÷3.14÷2=0.5(m)2.把一根长18.5
m的绳子绕在一个圆柱上,绕3圈还差0.34
m。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米?(18.5+0.34)÷3÷3.14÷2=1(m)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十四第6、8、10题。
同桌讨论后指名回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后完成。讨论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后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是有关圆的周长的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方式多种多样,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之处:学生对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还是不太熟练,遇到一些问题时可能仍有难度。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利用直观教学,做到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