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
确定起跑线
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环形跑道的基本结构;学会综合运用圆的周长等知识来计算并确定环形跑道的起跑线。
2.使学生经历观察、计算、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抽象、推理等数学思想。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不同跑道周长的计算和起跑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起跑线之间关系的推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100
m比赛和400
m比赛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100
m比赛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
m比赛时,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为什么呢?每相邻的两条跑道相差多少米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
1.
初步认识跑道的结构,找出问题的关键。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小组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思考、交流。(1)每条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2)每条跑道的长度相等吗?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跑道一圈的长度=2条直道长度+1个圆的周长(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内圆和外圆的周长不一样。由此可得:比赛时运动员的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外圈运动员跑得长,内圈运动员跑得短,就不公平了,所以起跑线依次前移。那相邻两条跑道的起点应相距多远呢?因为内外跑道的长度差在内圆和外圆的周长上,所以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2.动手计算,解决问题。根据图中给的数据,小组合作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相差的长度。75.1×3.14-72.6×3.14=7.85(m)77.6×3.14-75.1×3.14=7.85(m)……在这个跑道上进行400
m比赛应该把起跑线依次提前7.85
m才公平。如果我们在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表示,看看有什么发现?(72.6+1.25×2)π-72.6π=1.25×2π(75.1+1.25×2)π-75.1π=1.25×2π……1.25×2π=1.25×2×3.14=7.85(m)由以上数据可知,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提问: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小结: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3.知识迁移,灵活运用。在运动场上还有200
m的比赛,跑道宽还是1.25
m,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反馈。观察跑道可知,200
m比赛跑了400
m的一半,只跑了一个弯道和一个直道,相差的距离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即πr)相差的长度。(r+1.25)×π-πr
=1.25π。四、拓展提升
1.想一想,800
m比赛的起跑线应怎样设计呢?800
m及800
m以上长度比赛时,从第二圈开始可以改变跑道进行,所以起跑线设置和400
m相同。2.一辆小汽车沿这条跑道绕行1圈,已知内轮和外轮之间的距离是1.8
m,内轮和外轮行进的长度相差了多少米?3.14×(60+1.8×2-60)=11.304(m)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六、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观察图片,找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观察跑道,小组交流。小组合作,根据数据进行计算。独立思考后交流或计算得出。汽车两车轮相当于在两条跑道上跑步。
板书设计
确定起跑线
每条跑道:两条直道和一个圆的周长。
相邻两跑道的长度差=外跑道圆周长-相邻内跑道圆周长
400
m比赛相邻跑道起跑线的差距:跑道宽×2π
200
m比赛相邻跑道起跑线的差距:跑道宽×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采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以及独立思考的方式完成任务,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计算量较大,可能会导致后面的习题不能全部完成。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利用课件的直观形象性,使学生较快地认识到相邻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没关系。
{
在400
m的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