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1)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1)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3: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1课时
数与形(1)
教学内容:教材第107页例1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并验证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用图形求
×
。2.利用线段图理解分数应用题:奇奇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已看了这本书的
,还剩多少页没看?3.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解释乘法分配律(a+b)c=ac+bc。教师总结:数与形密不可分,可以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深入研究“数”与“形”。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例1中的三个图形。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思考:(1)找出每幅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2)依次说出每个大正方形图形中小正方形个数和的变化情况。(3)猜想一下,下一幅图会是什么样子呢?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
2.汇报发现,找到规律。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写出下面的式子。1=1
1+3=4
1+3+5=9
等式左边: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等式右边:都是平方数,即1=12;4=22;9=32。接着观察,平方数代表的是图中的什么。(每个大正方形的边长,也是图形的序号)所以上面的式子可以改写成:1=12
1+3=22
1+3+5=32
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即是几的平方。所以下一幅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1+3+5+7=42=16,这个大正方形是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边长为4。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直接运用例1的结论,在式中找到已知的规律,进行计算。2.完成教材第108页做一做第2题。第n个图形中,就有n个红色小正方形,有6+2n个蓝色小正方形。其中6表示最左和最右边6个固定的蓝色正方形,2n为上下两边中间不断变化的部分。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外圈小正方形数是内外两个正方形图中小正方形个数之差,即(2n+1)2-(2n-1)2=8n五、拓展提升
根据例1找到的规律计算。(1)5+7+9+11+13+15+17=1+3+5+7+9+11+13+15+17-1-3=92-1-3=77(2)1+3+5+7+9+…+97+99+97+95+…+7+5+3+1=502+492=4901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与形”,说说你的收获。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2、3题。
观看课件,体会在以往的学习中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优势。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独立观察图形,再在小组内交流。要把图形和式子结合起来。观察图形,思考图与数之间的规律,小组交流完成。
板书设计
数与形(1)1=12
1+3=22
1+3+5=32
1+3+5+7=421+3+5+7+…+n=[(n+1)÷2]2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即是几的平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渗透“建模”思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相互学习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以数辅形的环节细化得还不够。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属于思维训练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多观察说理,在观察中找到规律,在说理中训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