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14 14:3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3课
土地改革
土 地 改 革
必要性(原因)
开始
结果
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未土改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1950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意义

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土地改革-烧地契.
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
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阶级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资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的颁布
三、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本课知识点回顾
1、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场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镇压了反革命
2、新中国成立前,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进行了 ( )
A、土地改革 B、镇压反革命
C、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D、社会主义改造
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是 ( )
A、浙江 B、西藏 C、江苏 D、山东
A
A
B
4、“土改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这句话中的“延续两千多年”应从何时算起? ( )
A、夏朝建立 B、商朝灭亡
C、战国开始 D、秦朝建立
5、对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95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1952年底,全国所有地区都已完成土地改革
C、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公有制
D、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