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单元测试(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单元测试(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9 05: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a、b、c、d、e、f为以O点为球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的点,O、a、e、c、f点共面且与电场平行,O、b、e、d、f点共面且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下中正确的是(  )
A.a、b、c、d、e、f各点的电场强度均相同
B.a点与c点电势相等
C.b点与d点电势不相等
D.e点与f点电势相等
2.工厂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器。其中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电源电压小于材料的击穿电压)。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C.A、B两板上的电荷量变大
D.有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
3.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以初速度v从P点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Q时的速度大小为0.5v,后来小球又经过与P点等高的N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N点时,动能为mv2
B.小球运动到N点时,电势能增加2mv2
C.小球从P运动到Q的过程,机械能增加2mv2
D.小球从P运动到Q的过程,动能减少0.25mv2
4.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5.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减速运动到c,则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E1
B.E2
C.E3
D.E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公式中,Q为试探电荷,E与Q成正比,与r2成反比
B.电容器的电容公式表明,C与其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与U成反比
C.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e
D.静电复印、静电喷漆和静电除尘都利用了静电吸附原理工作,对静电进行了有效的利用
7.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A、B、C、D、E、F六个点,它们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4cm的同一圆周上,空间有一方向与圆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已知A、C、E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2-)V,φC=2V,φE=(2+)V,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圆心O的电势2V
B.CF连线为等势线
C.该圆周上电势最高为4V
D.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00V/m
8.如图所示,A、B、C、D四点共线,C为AD中点,B为AC中点。在D点固定有电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点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时,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C点电势为;若将A点的点电荷移到C点时,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B点电势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某空间存在沿x轴方向的电场,电场强度沿x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从A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好减到零,点电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  )
A.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B.点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C.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若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10.如图,质量均为2kg的两小物块A、B放置在绝缘光滑的无限长水平面上,带电量均为+1.0×10-4C,初始距离为3m。某时刻给物块A水平向右4m/s的初速度,之后两物块均沿直线运动,且未发生碰撞。g取10m/s2。静电力常量取9×109N·m2/C2。则(  )
A.A释放时加速度大小为5m/s2
B.两物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运动过程中两物块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末状态B的速度大于4m/s
11.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圆环水平放置,环心为O点,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从O点正上方h高度处的A点由静止释放,并穿过带电环,A′点与A点关于O点对称。取O点为坐标原点且为零重力势能点,向下为正方向,无限远电势为零。则关于小球从A到A′过程中,加速度a、重力势能EpG、机械能E、电势能EpE随位置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边长为cm的正六边形ABCDEF,其六个顶点均位于同一个圆上,正六边形所在平面与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O点为该正六边形的中心,A、B、F三点电势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子由B点移到A点,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3eV
B.电子在A、C两点电势能比较,在A点电势能小于在C点电势能
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00V/m,方向由B指向F
D.在正六边形ABCDEF外接圆的圆周上,电势最低点的电势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52分)
13.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5×10-3C,质量为m=0.1kg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的光滑固定绝缘斜面上,当整个装置处于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处于静止状态。(g取10m/s2,已知sin=0.6,cos=0.8)求:
(1)电场强度多大?
(2)若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14.如图A为粒子源。某带电粒子质量为,带电量为,先由静止进入加速电压为的匀强加速电场中,然后进入另一个两板间电压为、相距为、板长为的匀强偏转电场中,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而发生偏转,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粒子射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
(2)粒子的偏转距离;
(3)粒子的偏转角的正切值。
15.如图所示,长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的大小,匀强电场的场强,取重力加速度,,,求:
(1)小球的质量m;
(2)现将电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下,场强大小不变,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
16.如图所示,A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B板运动。已知电源电压U=2500V,电子的电荷量,电子的质量为。求:
(1)电子到达B板时的速度;
(2)电场力对电子做的功。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考查点电荷电场和匀强电场的叠加。
【详解】
A.点电荷在六点产生的场强方向不相同,因此与匀强电场叠加后这六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一致,故A项错误;
B.对于Q产生的电场来说,ac两点为等势点,对于匀强电场来说a点电势高于c点,叠加后电势不相等,故B项错误;
C.对于Q产生的电场来说,bd两点为等势点,对于匀强电场来说bd电势也相等,叠加后电势相等,故C项错误;
D.对于Q产生的电场来说,ef两点为等势点,对于匀强电场来说ef电势也相等,叠加后电势相等,故D项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CD.电容器始终与恒压电源相连,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不变,根据
C=
可知,当产品厚度减小,导致εr减小时,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再根据
Q=CU
可知极板带电荷量Q减小,有放电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AC错误,D正确;
B.因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不变,板间距不变,所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
不变,B错误。
故选D。
3.A
【详解】
A.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对称性可知,向上和向下运动的时间相等,小球运动到N点时,速度大小为v,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在在平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P到Q
从P到N
小球运动到N点时的动能为mv2,A正确;
B.小球运动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在做正功,电势能减小,B错误;
C.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
重力势能增加了
所以小球从P运动到Q的过程,机械能增加了,C错误;
D.小球从P运动到Q的过程,动能减少
可知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BD.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粒子也带正电,则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先和电场力方向相反,后和电场力方向相同,则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可得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AB错误;
C.由
可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则由
可知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
故选D。
5.B
【详解】
由于电荷从a运动到c是减速运动,故受到的力与其运动方向的夹角会大于90°,且指向曲线圆弧的内侧(图中E4的方向),又因为质点带负电,它受到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故选B。
6.D
【详解】
A.电场强度公式为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Q为场源电荷,E与Q成正比,与r2成反比,故A错误;
B.为电容的定义式,运用比值定义法,C与Q、U无关,而所带电量Q与电势差U成正比,故B错误;
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e,故C错误;
D.静电复印、静电喷漆和静电除尘都利用了静电吸附原理工作,对静电进行了有效的利用,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AB.设AE中点为G,如图所示
则根据匀强电场的性质可解得该点的电势为

CF连线为等势线;圆心O的电势
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E、A两点间的电势差为为
E、A两点间的距离
根据电场强度公式可得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因此H点电势最高,有

解得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AD
【详解】
AB.在D点固定有电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点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时,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若将A点的点电荷移到C点时,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所以A正确;B错误;
CD.在D点固定有电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点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时,C点电势为=0,若将A点的点电荷移到C点时,B点电势为>0,所以C错误;D正确;
故选AD。
9.AD
【详解】
AB.根据动能定理,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在B点的电势能大,由于带电粒子带正电荷,
因此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A正确,B错误;
C.从A到B过程中,由于电场强度方向没变,因此电场力始终做负功,C错误;
D.根据动能定理
qUAB=0-mv
可得
UAB=-
D正确;
故选AD。
10.ACD
【详解】
A.A释放时加速度大小为
选项A正确;
B.两物块运动过程中有电场力做功,则机械能不守恒,选项B错误;
C.运动过程中两物块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加,则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则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正确;
D.当两者距离再次达到3m时,由动量守恒
解得
v2=v0=4m/s
此后B物体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右加速,A物体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左加速,即末状态B的速度大于4m/s,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1.BC
【详解】
A.圆环中心场强为零,无限远处场强也为零,则从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场强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重力不变,加速度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小球穿过圆环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竖直向下,加速度方向向下,为正值,根据对称性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
B.小球从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小球穿过圆环后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B正确;
C.小球从到圆环中心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小球穿过圆环后,电场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C正确;
D.由于圆环产生的时非匀强电场,小球下落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与下落的高度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电势能变化与下落高度之间也是非线性关系,D错误。
故选BC。
12.AC
【详解】
A.由于
说明将电子由B点移到A点电势能增加了3eV,A正确;
B.由于





B错误;
C.由电场强度与电势差间的关系得
场强方向垂直于AO从B到F,所以C正确;
D.由上图可知,在正六边形ABCDEF外接圆周上,由电势沿电场线方向降低可知,电势最低点是N点

所以D错误.
故选AC。
13.(1)150N/C;(2)3m/s2
【详解】
(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受力平衡得

解得
(2)若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电场力就变为原来的一半,由牛顿第二定律对小物块得
解得
代入数据得下滑时小物块加速度大小为
14.(1);(2);(3)
【详解】
(1)对粒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2)粒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时间为t,则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粒子在垂直于极板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

联立②③④⑤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粒子的偏转距离为

(3)粒子射出偏转电场时,在垂直于极板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

联立②③④⑤⑦解得粒子的偏转角的正切值为

【点睛】
解答本题第(3)小题时,也可以根据类平抛运动规律的推论来求解,即速度偏转角的正切值为位移偏转角正切值的2倍,则有
在平时练习时掌握一题多法,在一些试题的求解中根据需要选择适合又便捷的解题方法。
15.(1);(2)
【详解】
(1)根据题意,可得小球所受电场力大小为
因为小球平衡,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电场力的作用,根据
解得
kg
(2)将电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下,重力与电场力对小球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16.(1);(2)
【详解】
(1)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2)电场力对电子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