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周末作业(三)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周末作业(三)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9 00:26:05

文档简介

周末作业(十三)


建议用时:30分钟
1.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
)
2.(2021·常熟质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对人体有害,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C.用块状的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3.(2021·南安质检)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C.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不变色
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4.(2021·安徽质检)据报道,全球气温升高已破纪录,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因素,进行了N2、O2、CO2及空气温室效应强度的比较实验(如图所示)。分析曲线并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需要在有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进行
B.二氧化碳对温度影响最大,氧气影响最小
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
D.氧气、氮气都属于温室气体
5.(2021·泉州鲤城区质检)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
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
mL澄清石灰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
B.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6.同学们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①CO2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②CO2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填序号)。?
A.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大面积砍伐森林
C.大量煅烧石灰石
D.淡水不断减少
(3)为减缓温室效应,你能做到的是
。?
(4)在辩论会上有人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多些好,也有人认为少些好。请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
7.已知A、E、F是单质,其余为化合物,A、B、C、D、E、F六种物质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生成B和C。相互之间存在如图关系(部分反应及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由M→A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填“化合”或“分解”);?
(3)D→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上述七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种,自然界中,通过
(填变化名称)可将C转化为A。?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雪碧中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雪碧,上下振荡,然后将液体部分挤出,收集到一注射器的气体,问: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其为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收集一注射器的CO2,然后使该气体缓慢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后(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发现:
a.棉球②和③均不变红,这是因为:
。?
b.棉球④比①先变红,说明:
。?
c.棉球①变红的原因是
。?
(3)该小组还注意到:打开雪碧瓶后,立即能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多少与
因素有关。?
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图: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甲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用图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该将导管a与导管
(填字母)连接。如果用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需要在集气瓶中装入部分
溶液,将二氧化碳从导管
通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果用甲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为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将其中的仪器①换成
。?
(3)用软塑料瓶丙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倒入图中所示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后会观察到
。取出瓶中部分液体装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
(4)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根据图丁中的现象,可以推测气球中的气体不可能是
。?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硫
(5)图戊中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扩散
2.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灼热的炭层
C.水 
D.灼热的氧化铜
3.(2021·阜新质检)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用来灭火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可以相互转化
C.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1个氧原子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后,回收MnO2
过滤、烘干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C
鉴别H2和CO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CO2和N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6.(2021·临沂质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
(2)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能用
(填字母代号);?
A.闻气味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点燃
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7.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石墨具有优良的
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是Fe2O3+3CO2Fe+3CO2,其中CO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写出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
。?
8.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其中氧化剂为
;?
②根据装置B中是否出现
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已经发生,则装置B中的试剂是
;?
③装置C的作用是
;该气体的一般处理方法为
。?
9.(2021·洛阳质检)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乙、丁均为氧化物,且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其中丙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丙的化学式为
。?
(2)丁→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乙的一种用途
。?
PAGE
-
3
-周末作业(十三)
    月    日
建议用时:30分钟



碳  ?
1.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B)
2.(2021·常熟质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对人体有害,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C.用块状的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3.(2021·南安质检)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C.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不变色
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4.(2021·安徽质检)据报道,全球气温升高已破纪录,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因素,进行了N2、O2、CO2及空气温室效应强度的比较实验(如图所示)。分析曲线并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实验需要在有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进行
B.二氧化碳对温度影响最大,氧气影响最小
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
D.氧气、氮气都属于温室气体
5.(2021·泉州鲤城区质检)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
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
mL澄清石灰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
B.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6.同学们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①CO2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②CO2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C+O2CO2 。?
(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ABC (填序号)。?
A.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大面积砍伐森林
C.大量煅烧石灰石
D.淡水不断减少
(3)为减缓温室效应,你能做到的是 步行上学,多植树(答案合理即可) 。?
(4)在辩论会上有人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多些好,也有人认为少些好。请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空气中二氧化碳要保持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以保证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且不产生温室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
7.已知A、E、F是单质,其余为化合物,A、B、C、D、E、F六种物质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生成B和C。相互之间存在如图关系(部分反应及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H2 ;?
(2)写出由M→A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该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类型(填“化合”或“分解”);?
(3)D→B+C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O3H2O+CO2↑ ;?
(4)上述七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3 种,自然界中,通过 光合作用 (填变化名称)可将C转化为A。?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雪碧中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雪碧,上下振荡,然后将液体部分挤出,收集到一注射器的气体,问: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其为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2)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收集一注射器的CO2,然后使该气体缓慢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后(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发现:
a.棉球②和③均不变红,这是因为: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
b.棉球④比①先变红,说明: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
c.棉球①变红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
(3)该小组还注意到:打开雪碧瓶后,立即能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多少与 压强 因素有关。?
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图: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图甲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如果用图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该将导管a与导管 b (填字母)连接。如果用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需要在集气瓶中装入部分 澄清石灰水 溶液,将二氧化碳从导管 b 通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2)如果用甲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为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将其中的仪器①换成 分液漏斗 。?
(3)用软塑料瓶丙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倒入图中所示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后会观察到 塑料瓶变瘪 。取出瓶中部分液体装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红 色。?
(4)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根据图丁中的现象,可以推测气球中的气体不可能是 AD 。?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硫
(5)图戊中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是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



碳  ?
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C)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扩散
2.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D)
A.石灰水
B.灼热的炭层
C.水 
D.灼热的氧化铜
3.(2021·阜新质检)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用来灭火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可以相互转化
C.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1个氧原子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后,回收MnO2
过滤、烘干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C
鉴别H2和CO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CO2和N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6.(2021·临沂质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
(2)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能用 A (填字母代号);?
A.闻气味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点燃
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O+CuOCu+CO2 。?
7.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石墨具有优良的 导电 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是Fe2O3+3CO2Fe+3CO2,其中CO发生了 氧化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写出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 CO2+C2CO 。?
8.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CuOCu+CO2 ;?
其中氧化剂为 氧化铜 ;?
②根据装置B中是否出现 浑浊 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已经发生,则装置B中的试剂是 澄清石灰水 ;?
③装置C的作用是 收集尾气 ;该气体的一般处理方法为 点燃 。?
9.(2021·洛阳质检)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乙、丁均为氧化物,且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其中丙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丙的化学式为 Cu 。?
(2)丁→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或CO+CuOCu+CO2) 。?
(3)写出乙的一种用途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
PAGE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