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9 12:5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造福人民,创新成果应该为民所用,让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生命健康,凸显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人民的生命健康,给科技事业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之一。虽然过去的科技发展解开了许多生命密码。但是,生命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尚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科学家去探索,去解答,去突破。
生命健康是宇宙的永恒主题,生老病死是生命健康的集中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生命健康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此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健康的复杂性,以及人类面临健康威胁的隐蔽性。到目前为止,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疫苗研发也取得突破性成果,但是全球仍然没有消灭病毒、彻底控制疫情的能力。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为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总之,由于科技尚未能解决生命健康的所有问题,科技事业更要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生命健康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人民生命健康为科技事业新的主攻方向,科技事业在人民生命健康领域将大有可为。建议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生物医药、生态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构建民生科技的新发展格局。认真研究并制定未来5年的社会发展科技规划,在未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指导思想,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大力开展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重大产品攻关,积极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公共安全防控与应急技术攻关,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聚焦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抓紧前沿科技、智能预测、风险感知和应急联动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安全风险防范技术的研发投入,建立应对多重安全风险的科学防范标准体系,加强安全防范科普工作,不断提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应急保障能力与水平。
三是发展数字生态系统,提升智慧医疗服务能力,加速健康领域数字化进程,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支撑。大数据时代,智慧医疗从初期的概念普及到后来的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新基建的推动下,全民健康医疗必将引来新一波发展热潮。5G急救、远程会诊与手术、医疗数据管理等智慧医疗手段将打通医疗行业上下游生态,我们需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助力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优化医学科技发展组织模式,加快推进智慧医疗技术突破,促进数字化医疗服务普及推广,加速健康产业的变革发展,真正实现科技为民、科技便民、科技惠民。
(摘自周京艳、刘如、毕亮亮《加强医学创新体系建设,为人民健康提供科技保障》)
材料二: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院士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在发展和危机并存的21世纪,生命科学无疑将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这成为生命健康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
全世界各个国家对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都给予高度重视,主要发达国家都从国家的层面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健康促进”的行动规划。最让美国国民受益的健康管理计划就是“健康人民”项目,该计划已经进入第三个十年“健康人民2020”;欧盟国家正在实施第二个“欧盟成员国公共健康行动规划”;日本目前正在实施“健康日本21”国家健康促进行动规划。伴随“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培育生物经济新动力,力争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
通过调研发现,生命健康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产业发展需要工程教育提供人才支持,生命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需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加强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能辅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跨领域发展。鉴于此,可以探索培养以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为根本的医工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
(摘自沈晓敏《浅析生命健康行业人才需求》)
材料三:
新华网:中西医结合救治是中国方案的亮点,请您谈谈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新冠肺炎上有哪些优势?
连风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博士生导师):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应对此次疫情的一大亮点。在疫情暴发初期,中医药全面介入,深度参与。我们对疑似或者确诊的轻型患者发放几万例中医药配方颗粒,“寒湿疫方”也叫武汉“一号方”。通过数据收集发现,服用过武汉“一号方”的轻型患者转重率非常低,而没有服用中药的患者转重率存在一定比例,差别较为明显。对于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我们对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收治的全部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做了一个分析,发现服用过中药汤药的新冠肺炎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此外,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有“复阳”的现象,虽然“复阳”的原因还没有研究清楚,但我们还是不希望有“复阳”的情况出现,因此,对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服用中药方进行巩固病情,发现患者复阳率降低。
(摘编自《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以后,解决人民的生命健康这一复杂的问题就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之一。
B.生命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尚有许多未解之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使生命健康更加复杂。
C.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都积极行动起来,重视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但生命健康行业人才严重不足。
D.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新时期全世界各个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追上了主要发达国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人们意识到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在生命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B.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与粮食、生物、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密切相关。
C.大数据时代,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5G急救、远程会诊与手术等成为可能。
D.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人才是生命健康行业的必需,在培养途径方面可以走医工复合型培养道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健康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基因工程重组蛋白中间性试验以及临床前研究。
B.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改构体一类新药的研制。
C.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
D.皮肤刺激性评价特异性生物标记的筛选及皮肤替代模型的建立。
(4)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新冠肺炎上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说明。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石榴意象
高洪波
最早认识石榴,是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一座小县城里。
当然,科尔沁草原牛羊很多,骏马如云,此外柳树榆树白杨树也比比皆是,石榴树与石榴花的模样还真的少见,自然环境里没有,可理发店的柜台镜前却悬挂着古色古香的瓷板画,画面便是喜气洋洋咧嘴乐的大石榴——这大石榴足足让我欣赏了13年,因为理发是每一个小城男孩无法逃避近似苦刑的特殊“装修”,它不仅考验你的耐心,因为要排队;更检验你头皮的承受力,因为理发师的长指甲会抓得你眼泪盈眶。幸亏有色彩鲜艳的大石榴,以及它的水果伙伴,譬如水蜜桃、黄蜜橘、红荔枝……这些水果产自遥远的山海关里,或者更遥远的南方,尽管我不知道它们的味道,但美丽的外形已经足够丰富和甜蜜着一个草原少年的想象,同时大大减轻我理发的痛苦程度。
感谢瓷板画上的石榴,让我13年的草原小城生活显得意味深长。
石榴是一种来自西域的特殊水果,它应该是和葡萄、核桃乃至胡琴等一起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地区的。我无意中看过一个资料,上面说石榴曾是“名贵舶来品”,原产于波斯,两汉时传入中国,最初只在陕西、河南等地种植,“永嘉之乱”后才跨过了长江,被士族所种植。中国历史上号称第一美男的潘安推崇石榴,称之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也”,曹植也为石榴写下“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的赞许。可能当时石榴种植技术不够普及吧,石榴显得无比珍罕,故洛阳民谣有“白马甜榴,一实值牛”,一个石榴居然和一头牛等值,多有趣!
这个石榴典故如果你到山东枣庄的峄城区去讲述,估计会让每一个峄城人乐不可支,不为别的,只为峄城十万亩石榴园。十万亩?结的果实有多少?放到古代能换多少头肥牛?这显然是无法计算的——在榴花的海洋中散步,快乐属于每一只辛勤的蜜蜂。它们用嗡嗡的飞翔讲述石榴花的历史,又用蜂族酿造工艺让榴花蜜芳香四溢,同时如果蜜蜂中有司马迁一样的史学家,它们会感谢一个叫匡衡的峄城人,正是这个少年时节苦读书留下“凿壁偷光”典故的汉元帝时的丞相,离职长安时求得石榴苗,皇家园林上林苑的石榴苗,千里迢迢带回故乡,千年之后,石榴遍地种植,似火而又胜火的榴花们,给予蜜蜂家族丰厚的报酬。
当然蜜蜂们不会著书立说,司马迁只能属于人类,但一个热爱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匡衡,借一株树苗种植出绚丽的峄城榴花梦,却是不争的事实。
峄城的石榴,古木森森,更多是以盆景的身份进入大都市的当代生活。这些造型奇崛的百年老榴树,被多福多子的吉祥意象笼罩着,成为许多富裕起来的人们宅院的装饰,价格不菲。当然石榴树的走红应该更早,譬如我知道旧社会老北京四合院的富人标配:“先生、肥狗、胖丫头”之外,便是“天棚、鱼缸、石榴树”。这6件标配,石榴树应该是植物界唯一的代表,四合院有几株石榴树,这日子才算过出了滋味儿,别的什么银杏、海棠、龙爪槐,都不行。
6月去枣庄峄城时,枣儿们没见到多少,青檀寺里的虬龙般扎根在石壁缝隙间的青檀树拜谒多多,然后便是石榴树了。由于是疫情稍减后的首次旅行,兴奋中不能自已,写得数首旧体诗,第一首《走峄城》,我写道:“榴花似火峄城行,庚子春深走山东。大疫过后万态新,几重烟雨又东风。”第二首《榴花吟》:“枣庄少枣多榴花,烈焰垂枝燃早霞。待到石榴结籽日,琼汁玉液醉仙槎。”还有一首《观盆景》,专门写老榴树:“老榴奇崛移入盆,笑擎一树火烧云。匡衡故里好风月,殊佳滋味钓诗心。”几首小诗,只是表达一种被峄城石榴世界震撼过的心情,但我万万没有想到,有一个希腊诗人埃里蒂斯,1979年凭借作品《英雄挽歌》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坛高手,居然也被石榴吸引,写过一首《疯狂的石榴树》(袁可嘉译),他在诗中写道:“在这些刷白的庭园中,当南风/悄悄拂过有拱顶的走廊,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在阳光中跳跃,在风的嬉戏和絮语中/撒落她果实累累的欢笑?告诉我/当大清早在高空带着胜利的战果/展示她的五光十色/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带着新生的枝叶在蹦跳?”
石榴意象至此,似乎可以收住。我们院子里有6棵石榴树,秋深时,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石榴,它们沉静地置身在北京渐凉的秋色里,石榴,你们可是峄城榴园派出的使者吗?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用“近似苦刑的特殊‘装修’”的夸张和比喻,形容作者小时候理发所感受的痛苦程度。
B.文章第四段引用古代诗文中的语句以及民谣,叙述了石榴从西域传入中国的历史和曾经名贵的地位。
C.在作者写的三首旧体诗里,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峄城石榴花如火、如烈焰、如火烧云,富有诗情画意。
D.文章最后一句,作者故作疑问,突出院子里的石榴是富人的标配,感情深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空间与时间两条线索多方面描写石榴,空间上,从草原到峄城到北京,时间上,从两汉到现在。
B.文章多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第七段用“银杏、海棠、龙爪槐,都不行”衬托石榴是富人标配之一。
C.文章围绕石榴展开丰富的联想,虚实结合,如由石榴园榴花的海洋,想到蜜蜂,再想到司马迁、匡衡。
D.文章主要是用第一人称,写到枣庄峄城时用了第二人称,这样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表达了亲切之感。
(3)本文写“凿壁偷光”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本文描写的石榴具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彭越者,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曰:“请仲为长。”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越乃引一人斩之,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彭越助之。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越大破楚军。汉王二年春,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从弟也,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留侯曰:“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春,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上遂夷越宗族,国除。
(选自《史记·彭越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
B.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
C.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
D.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年,我国古代常将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称为“元年”。
B.相国,我国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宰辅大臣的尊称,后渐成为官称,称为相国、相邦。
C.诸侯,我国古代分封制中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
D.庶人,文中指戍守边关的人,我国古代常将犯罪的官员等削除官爵,发放到边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越审时度势。陈胜、项梁起义时,有些年轻人要彭越也效仿,但彭越认为时机不成熟,需等一等,直到一年后才同意他们的请求。
B.彭越屡立战功。彭越一生多次征战,他在济阴大败楚军,收复魏地得到十几座城池,后来又按照留侯的计策,一举在垓下歼灭了楚军。
C.彭越树立军威。彭越跟年轻人约好第二天太阳出来时集合,迟到者诛,但最后一个人直到中午才来,于是彭越杀了他,震慑了其他人。
D.彭越不听征召。汉王打了败仗,征召彭越合力攻打楚军,但彭越认为魏地刚平定,还畏惧楚军,不能前往,汉王举兵追击,再次战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
②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
(5)根据文章内容,试分析“彭越之死”的原因。
三、古诗词鉴赏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徐夤
引电随龙密又轻,酒杯闲噀得嘉名。
千山草木如云暗,陆地波澜接海平。
洒竹几添春睡重,滴檐偏遣夜愁生。
阴妖冷孽成何怪,敢蔽高天日月明。
【注】①徐夤,处于唐朝晚期,屡举进士不第,至唐末方得以“榜上有名”。五代时依王审之,不得志,归隐家乡,卒。②噀(xùn),含在口中而喷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引电随龙”,写出了雷声轰鸣的雨前景象,为大雨的到来蓄势。
B.“千山”写出了雨水范围之广,“草木如云暗”写乌云之厚重。
C.“陆地波澜接海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雨水之大。
D.颈联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大雨给人带来了浓浓的愁绪。
(2)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默写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
(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
五、综合读写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一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B.“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C.《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介绍了袁隆平培育杂交稻的艰难历程。
D.最近一段时间天天阳光明媚——今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拿不出什么来比拟你,我也比拟不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近些年,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繁荣期,各个领域成果重大。②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原创性总体不足的问题更加凸现呈现。④追逐点击量、收视率、高利润让不少文化经济主体或文艺创作人员过度依赖同质化的内容生产,不仅损害了原创作品的权益,⑤反而导致当前文化事业、产业出现一股浮躁风气。⑥因此,对原创性加以重视是十分必要的。⑦有了原创性,才能够反映出文艺作品的时代高度和活力水平,⑧才能够激发、传播、保存一个国家的文化创造。
?
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炼出丹霞地质构造形成情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
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是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而成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六、写作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2月11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媒体”。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依次为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
请从上述十大流行语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来表达你对当今这个时代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流行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A
C
C
(4)①新冠肺炎轻型患者转重率非常低;②新冠肺炎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③新冠肺炎患者复阳率降低。
(5)①首先提出生命健康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之一;②然后对生命健康有关问题进行阐述,指出科技事业要为生命健康提供支撑;③最后从三个角度建议科技攻关发力的方向与措施。
【考点】
筛选并整合信息
评价观点、倾向、价值和影响
理解概念、句子含意
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把握结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使生命健康更加复杂”曲解文意,原文的意思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健康的复杂性。
C项,“生命健康行业人才严重不足”无中生有。
D项,“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追上了主要发达国家”与原文不符,从原文看,中国生命健康产业正处于发展时期。
故选A。
(2)C项,“加强了”应改为“需加强”;另外,材料一最后一段说这些“医疗手段将打通医疗行业上下游生态”,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选项曲解了文意。
(3)C项,选项是环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不属于生命健康的研究范畴。
(4)根据题干内容可将答题区间定位至材料三最后一段,筛选出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即可。根据“通过数据收集发现,服用过武汉‘一号方’的轻型患者转重率非常低,而没有服用中药的患者转重率存在一定比例,差别较为明显”“发现服用过中药汤药的新冠肺炎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对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服用中药方进行巩固病情,发现患者复阳率降低”等内容可以概括总结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新冠肺炎上的优势:①新冠肺炎轻型患者转重率非常低;②新冠肺炎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③新冠肺炎患者复阳率降低。
(5)材料一前两段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起,提出“人民的生命健康,给科技事业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之一”;接着,第三段对生命健康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四段提出“科技事业更要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生命健康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的观点;最后,第五至八段从“加强生物医药、生态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构建民生科技的新发展格局”“聚焦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发展数字生态系统,提升智慧医疗服务能力,加速健康领域数字化进程,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支撑”三个角度建议科技攻关发力的方向与措施。
2.
【答案】
D
A
(3)①把对石榴这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文历史结合起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彰显文化底蕴。②赞颂匡衡富贵不忘报答家乡,给故乡种植出绚丽的峄城榴花梦,泽被后世。
(4)①色彩鲜艳,似火似霞;在阳光中跳跃,在风的嬉戏和絮语中,撒落她果实累累的欢笑;包含着一个草原少年的甜蜜和诗人的兴奋。②历史上一个石榴和一头牛等值,无比珍罕,是富人的标配之一。③一个让榴花蜜芳香四溢的峄城十万亩石榴园,代表着绚丽的峄城榴花梦。④造型奇崛的百年老榴树,蕴含着多福多子的吉祥。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散文)
艺术特色(散文)
表现手法(散文)
分析事物形象(散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项,“突出院子里的石榴是富人的标配,感情深沉”理解错误,应是赞美院子里的石榴如峄城榴园的石榴一样给生活增添了美好的滋味。
(2)A项,“文章采用了空间与时间两条线索”分析错误,应是以作者对石榴的认知,即石榴意象为线索。开头第一句是“最早认识石榴”,最后一段第一句是“石榴意象至此”前后照应,并照应题目,这是线索的标志。文章中峄城、北京两地交替出现;时间上,两汉、晋、魏、汉、当代、旧社会、6月等没有按顺序出现。
(3)阅读文章可知,正是“凿壁偷光”的峄城人匡衡“离职长安时求得石榴苗”,并“千里迢迢带回故乡”,才有了“千年之后,石榴遍地种植”,榴花“似火而又胜火”的十万亩石榴园,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意在赞颂匡衡富贵不忘报答家乡,给故乡种植出绚丽的峄城榴花梦,泽被后世。同时,作者引用“凿壁偷光”的典故,将对石榴这一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文历史结合起来,丰富了文章内容,彰显了文化底蕴,增强了可读性。
(4)解答时可筛选文章中关于石榴的丰富意蕴的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归纳。
根据“幸亏有色彩鲜艳的大石榴……但美丽的外形已经足够丰富和甜蜜着一个草原少年的想象”可知,石榴色彩鲜艳,包含着一个草原少年的甜蜜;根据“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在阳光中跳跃,在风的嬉戏和絮语中/撒落她果实累累的欢笑?”可知,石榴包含着诗人的兴奋。
根据“洛阳民谣有‘白马甜榴,一实值牛’,一个石榴居然和一头牛等值”“旧社会老北京四合院的富人标配:‘先生、肥狗、胖丫头’之外,便是‘天棚、鱼缸、石榴树’。”可知,历史上一个石榴和一头牛等值,无比珍罕,是富人的标配之一。
根据“它们用嗡嗡的飞翔讲述石榴花的历史,又用蜂族酿造工艺让榴花蜜芳香四溢”“一个热爱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匡衡,借一株树苗种植出绚丽的峄城榴花梦”可知,一个让榴花蜜芳香四溢的峄城十万亩石榴园,代表着绚丽的峄城榴花梦。
根据“这些造型奇崛的百年老榴树,被多福多子的吉祥意象笼罩着,成为许多富裕起来的人们宅院的装饰,价格不菲”可知,造型奇崛的百年老榴树,蕴含着多福多子的吉祥。
二、文言文阅读
【答案】
D
D
B
(4)①梁王声称有病,派出部将带着军队到邯郸,高帝很生气,派人责备梁王。
②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擒了。不如就此出兵造反。
(5)①彭越违抗汉王的命令,借口有病未亲自带兵攻打陈豨。
②汉王向彭越求救,但彭越不理,后汉王承诺对其封地、封王才同意。
③吕后的强烈建议,认为留下彭越是给自己留下祸患。
【考点】
文言断句
古代官职
姓名称谓
内容概括与分析
文言翻译
内容理解
【解析】
【参考译文】
彭越,字仲。他常在钜野泽中打渔,伙同一帮人做强盗。陈胜、项梁揭竿而起,青年人中有人对彭越说:“很多豪杰都争相树起旗号,背叛秦朝,你也可以来,也效仿他们。”“彭越说:“现在两条龙刚刚搏斗,还是等一等吧。”过了一年多,泽中年轻人聚集了一百多人,说:“请你做我们的首领。”年轻人们执意请求,才答应了。彭越跟他们约好第二天太阳出来集合,迟到的人杀头。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十多个人迟到了,最后一个人直到中午才来。彭越就拉过最后到的那个人杀了他,这些属下都大为震惊,害怕彭越,没有谁敢抬头看他。沛公从砀北上攻击昌邑,彭越援助他。汉元年秋天,齐王田荣背叛项王,就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信,让他进军济阴攻打楚军,彭越大败楚军。汉王二年春天,彭越率领他的部队三万多人在外黄归附汉王。汉王说:“彭将军收复魏地得到十几座城池,想急于拥立魏王的后代。如今魏王豹是魏王咎的堂弟,是真正魏国王族的后代。”就任命彭越做魏国国相,专掌兵权,平定梁地。汉王打了败仗,派使者召集彭越合力攻打楚军。彭越说:“魏地刚刚平定,还畏惧楚军,不能前往。”汉王举兵追击楚军,却被项籍在固陵打败。汉王便对留侯说:“诸侯的军队不跟着来参战,可怎么办呢?”留侯说:“假如战胜楚国,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土地,都用以封彭相国为王;从陈以东附带沿海地区,分封给齐王韩信。您能拿出这些土地答应分给二人,这两个人现在就可以招来;如果不能来,事情就不可预料了。”于是汉王派出使者到彭越那里,按照留侯的计策行事。彭越于是率领着全部人马在垓下和汉王的军队会师,于是灭掉了楚军。那年春天,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汉十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汉高帝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梁王征兵。梁王声称有病,派出部将带着军队到邯郸,高帝很生气,派人责备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擒了。不如就此出兵造反。”梁王不听从他的意见,仍然说有病。梁王对他的太仆很生气,打算杀掉他。太仆逃到汉高帝那里,控告梁王和扈辄阴谋反叛。于是皇上派使臣蒙蔽梁王,梁王不曾察觉,逮捕了梁王。主管官吏审理后,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皇上依法判处。皇上赦免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吕后向皇上陈述说:“彭王是个壮士,现在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皇上于是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
【解答】
(1)“其太仆”是“怒”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两项;“请论如法”的意思是“请求皇上依法判处”,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故选D。
(2)D项,庶人,指被削除官爵而成为自由身份的平民百姓,或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及被免除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等。
(3)B项,“后来又按照留侯的计策”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的信息可知,是汉王按留侯的计策,许诺给彭越土地,彭越带全部人马在垓下会合汉王军,灭掉了楚军。
(4)①使:命令,派遣。第一个“将”:将领。第二个“将”:率领。诣:到。让:责备。
②始:当初。见:被。禽:通“擒”,擒拿;擒捉。
(5)作答时,先在文中找到相应内容,然后总结概括即可。从“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中可知,刘邦向彭越求救,但彭越不理,后刘邦承诺对其封地、封王才同意。从“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可知,刘邦向彭越征兵,但彭越则以有病为借口,只是派他的部将率军前往,这让刘邦很生气。从“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可知,吕后认为留下彭越是给自己留下祸患,最后促成了彭越的被杀。
三、古诗词鉴赏
【答案】
D
(2)尾联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把大雨比作“妖孽”,以“阴妖冷孽成何怪”象征晚唐动荡的时局;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愤慨之情。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古代诗歌鉴赏)
把握主旨情感
表现手法(古代诗歌鉴赏)
修辞手法(古代诗歌鉴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项,“滴檐”是听觉的角度,因此颈联是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进行描绘的。
(2)“阴妖冷孽成何怪”一句将大雨比作“妖孽”,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此处的“阴妖冷孽成何怪”并不是单指“滂沱的大雨”,还象征着“晚唐动荡的时局”,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敢蔽高天日月明”一句表达了作者的质问,这阴冷晦暗的“妖孽”怎敢遮蔽高天的日月,结合注释和时代背景可知,作者借此质问,表达了对唐王朝动荡不安的时局的忧虑和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割据势力,以及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慨之情。
四、默写题
【答案】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逍遥游(庄周)
虞美人(李煜)
阿房宫赋(杜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鹏的脊背很宽很广”可推知答案,注意“知”的书写。
(2)根据“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可推知答案,注意“恰”的书写。
(3)根据“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可推知答案,注意“呕哑”的书写。
五、综合读写
【答案】
D
(2)①句中把梅雨潭比作荷叶,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梅雨潭的潭水和铺着的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它们的颜色和铺展的形态相似。
(3)①原文连用了两个反问句,语气更为强烈,更能表达出那种无物可比、无法比拟的意思。②原文更能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悦之情。
【考点】
标点符号的辨析及使用
修辞手法的辨析及运用
赏析句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表示解释说明;
B项,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停顿;
C项,表示提示副标题;
D项,与文中“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一句中的破折号都表示转折。
故选D。
(2)作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结合句子内容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梅雨潭比作荷叶。梅雨潭的潭水是绿色的,荷叶也是绿色的,二者在颜色上具有相似性;梅雨潭的潭面大而平阔,正如铺着的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二者在铺展的形态上具有相似性。
(3)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原文连用了两个反问句,语气更强烈,强调了那种无物可比、无法比拟的意思,将作者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而改后的陈述句则语气平淡,无法将作者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且与整段文字的语言风格不一致。因此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①搭配不当,将“重大”改为“丰硕”。
③成分赘余,将“呈现”去掉。
⑤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反而”改为“还”或“而且”。
⑧语序不当,“激发、传播、保存”修改为“保存、传播、激发”。
【考点】
病句辨析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成果重大”搭配不当,将“重大”改为“丰硕”。
③成分赘余,“凸显”和“呈现”语义重复,且“呈现”后面常常接宾语,一般不单独使用,故应将“呈现”去掉。
⑤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根据④句中的“不仅”可知,此处应是递进关系,而“反而”表示的是转折关系,应将“反而”改为“还”或“而且”。
⑧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应是先保存,再传播,最后激发,故应将“激发、传播、保存”修改为“保存、传播、激发”。
【答案】
①岩石堆积;②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③自然环境影响;④沿垂直节理发育。
【考点】
提取关键词或主要信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答本题,可先整体感知材料内容,然后筛选出丹霞地质构造形成情况的主要信息进行概括即可。根据“是岩石堆积形成的”“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沿垂直节理发育而成”可提炼出:岩石堆积;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自然环境影响;沿垂直节理发育。
六、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材料解读】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凝聚了时代的缩影;流行语更是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勾勒出人们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也传达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携手抗疫,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部下发“停课不停教、不停学”通知,网课一度成为主要教学方式。“六稳六保”惠民措施相继出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基本步入正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审议通过,意味着民事权利保障迎来全新时代。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将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五个“首次”。2020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致敬抗美援朝老兵的慰问活动,以此表达对老兵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2020年度中国媒体流行语记录了这一切。
【任务分解】
任务一:从十大媒体流行语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流行语。从十大流行语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流行语的任务,容易激发写作欲望。
任务二:选择好流行语,并使其形成有机的关联。所选的流行语的组合方式非常重要。在立意过程中,使流行语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形成有新意、有创意的组合,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任务三:表达对当今这个时代的认识。十大流行语构成了2020年立体的中国。每一个流行语都是2020年中国的缩影和表征。
任务四:文体鲜明。
第3页
共16页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第2页
共1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