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重庆市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年间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B.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C.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D.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D.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B.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C.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D.唐代诗歌所表现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吴光于)?
5月24日,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杨宝玲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合法地位。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摘编自《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材料二:
最近,地摊经济不是一般的火。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连日来,各地政府给地摊经济“松绑”的新闻屡见报端。长春、南宁、哈尔滨、上海、济南、郑州、南京、成都等地也纷纷发文,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马路经济”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发挥着打通城市生活“毛细血管”的作用。今年3月,成都市出台相关政策,成为全国第一个允许占道经营的城市,两个月时间里,成都增加就业岗位逾10万个,地摊经济正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创业——从地摊摆起。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教授表示,“地摊经济”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是用创业带动就业。“地摊经济”中的创业就是劳动者低成本自我雇佣,是门槛比较低的创业行为,对做好“六保”“六稳”工作,给拥有一技之长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地摊经济”不意味着落后,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最活跃的环节。
(摘编自杨仑?
李丽云《“地摊经济”不简单!》2020年6月4日)
材料三:
有人说“地摊经济”是实体版的“拼多多”,对众多厂家的“去库存”大有裨益。
如果说淘宝当年就是把“地摊货”搬到线上,才有机会革了传统零售的命。“低价”“便宜”的“地摊经济”可说是电商的“先祖”。而今当“地摊经济”重新走红,阿里巴巴第一时间发布了“地摊经济”的扶持计划,即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为超过3000万名“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
不止是阿里,京东于6月2日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从保供货、助经营、促就业三方面入手,组织超过500亿的品质货源,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无息赊购,全力支持地摊和小店经济。
各大电商巨头为何纷纷加码“地摊经济”?无可否认的是:对今天的创业者来说,电商的“流量成本”已经高于地摊的创业成本。换句话说,“地摊经济”甚至比电商更具有“市场下沉”的优势。由于地摊商贩们与厂家的联系并不直接,而1688等电商平台,因为货源工厂直出、同质更低价等渠道优势,使得电商平台反过来可以成为地摊摊主的供货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摊生意与各大电商平台之间,反而成为合作互补的关系。同时,也成为众多生产厂家市场下沉的通衢大道。
(摘编自徐王婴《地摊经济是一种“有益补充”》2020年6月5日)
(1)下列不属于“地摊经济”范畴的一项是(?
?
?
?
)
A.张师傅买了一辆五菱荣光翼开启售货车,在马路边卖水果,进货、经营都方便。
B.李红星在街边租了一间廉价的小门面房,专门经营三四元一件的小饰品。
C.嘉宇在夜市门口摆摊,用金属铝条制作工艺品,每日有四五百元的营业额。
D.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香飘四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认为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的特质优势,应该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给予它与从业者合法地位。
B.地摊经济创业门槛低,能吸引众多的人创业,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成都是全国第一个允许占道经营的城市,两个月增加了10万多就业岗位。
C.阿里巴巴、京东都发布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都一方面为摊主提供优质货源,一方面为摊主提供免息赊购服务,支持地摊经济发展。
D.地摊主不用从厂家直接进货,但货源工厂直出、同质更低价等渠道优势,让电商平台成为其供货商,因而成为合作互补的关系。
(3)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分别是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和商品价格低。
B.李克强总理考察烟台时,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C.“地摊经济”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是用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就是劳动者低成本自我雇佣,是门槛比较低的创业行为。
D.“地摊经济”是一种“有益补充”,地摊生意与各大电商平台之间能够合作互补,众多生产厂家有了市场下沉的通道。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老兵的军礼
安晓斯
这个庚子年节,三叔的军礼震惊了沁水湾的五千口人。大人小孩,都会模仿他这个经典动作。
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三叔就找到村支书老潮叔:“算我求你了,让我去村北卡点值班吧!我有站岗的经验,咱村谁也比不过!”
老潮叔正需要一个像三叔一样的老兵到村北卡点工作:“再给你配三名当过兵的战友,能严把关口不?”
“啪”的一个标准军礼,把答案告诉了老潮叔。
卡口值班第一天,三叔碰见几个准备出村的汉子,个个魁梧结实。三叔今天穿的是自己珍藏多年的军装,一身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各位仔细看看,疫情当前,上级有明文通知,有详细规定,立即回家,戴上口罩,做好自我隔离,不要聚堆。”好话说尽,和颜悦色。几个大汉听了,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我们几个二十几岁的,还怕你个半百老头子。让开!”
三叔没说话,看了看卡点上用青砖支起的木板,又看了看几个大汉,“啪”的一个军礼,看愣了那几个准备闹事的人。只见三叔轻轻挪开木板,搬出五块青砖码放整齐,两腿作马步状,一运气,“啪”的一声,手起砖落,五块整砖碎成了十块。三叔双目微闭,气收丹田,睁眼一看,几条大汉早没了身影。
谁还敢去村北卡点耍横?一晌功夫,三叔的军礼传遍了沁水村。
“军人,那身慷慨激昂的正气,那股凛然不可侵犯的锐气,让人佩服!”老潮叔戴着口罩和手套,蹬着三轮车,拉着满满一车方便面、火腿肠、酸奶、面包去卡点慰问,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三叔笑笑,指指身后:“我平常的户外活动装备派上用场了。”老潮叔一看,大帐篷、燃气灶、旅行锅、餐缸、水杯……要啥有啥,样样俱全。旁边的小中巴车上,还堆着几十箱盒装快餐面,几十件酸奶、火腿肠。
老潮叔说:“你这个董事长是把你的户外活动家什都搬来了?还真派上用场了。不过,这三轮车上的食品都是村里人捐赠的,你们一定得收下。”
这当儿,三叔带着另外三名“战士”,对着老潮叔认真地敬了一个“军礼”,把一脸严肃的老潮叔也逗笑了。“我当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最佩服的就是你们这几名老兵。”老潮叔眼里闪着亮晶晶的泪花。
卡点把关严,疫情防控标准高。镇里安排部署的疫情防控工作,沁水湾的支部书记老潮叔多次受表扬。老潮叔面对这四名老兵要求不含糊:“不能骄傲,不能自满,疫情防控不结束,咱防控标准不能降!”
“有人要闯关!”那天,轮到三叔在帐篷里休息,忽然听到正在值班的虎军一声大喊。
走出帐篷,三叔看到一辆奔驰轿车正冲着卡点的拦截标志。车没熄火,人没下车,只听见汽车喇叭响。
三叔见状,手里拿着一叠上级下发的通知、规定,一张张展示给车主看。半天,不见车门开。三叔急了,走到驾驶员门前,拄拉车门,不开。只见三叔不慌不忙走到车前,“啪”的一个军礼,正气凛然。
车门开了,下来一个戴墨镜、穿黑呢子大衣的青年。“到我二姑家一趟,送点东西很快回来。十分钟,就十分钟。”
“一分钟也不行!疫情当前,相信你也是明白人。回吧,做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三叔的话,字字抓人,句句挠心,既严厉又充满人情味。
站在这样的老兵面前,那个青年顿时面红耳赤,连连拱手。“对不起,冒犯了。”那人又下车,向三叔招手,“老兵,你了不得!”
那天后半夜,北风呼呼叫,鹅毛大雪翩翩而下。村北卡点,四名老兵成了名副其实的雪人。这当儿,从村外走过来两个人,戴着口罩、手套,穿着大衣,每人手里提着一兜儿东西:“趁夜间人少,到村里走个亲戚。这几条烟给你们,麻烦了。”
四名老兵一溜儿排开,宛如一道铜墙铁壁,结结实实挡在那两人面前。
“辛苦了,这是送给你们的夜宵,趁热吃吧。”原来是县领导深夜暗访乡村卡点,故意考验他们。
“敬礼!”三叔一声令下,四名老兵齐刷刷地举起右手。那军礼标准、规范,就像在战场上一样,庄严、威武,令人敬仰!
(摘编自《中国国防报》2020年3月9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大人小孩,都会模仿他这个经典动作”,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三叔的精神力量。
B.“三叔今天穿的是自己珍藏多年的军装,一身正气,凛然不可侵犯”,这几句既描写了三叔的外貌,也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几条大汉早没了身影”“那个青年顿时面红耳赤,连连拱手”,说明这几个青年胆小怕事。
D.“那天后半夜,北风呼呼叫,鹅毛大雪翩翩而下”,用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又渲染气氛,衬托出四名老兵的高大形象。
(2)“三叔”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以“老兵的军礼”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宫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卷二零二》)
(1)对文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龙初,遁还?
?
?
?
?
?
?
遁:隐藏
B.南入会稽,与吴筠善?
?
善:交好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
?
?
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
?
?
?
坐:因为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不屈于权贵的思想。
D.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反叛而被判死刑,但因逢天下大赦被流放夜郎,后又被宋若思征召为参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②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三、古诗词鉴赏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洛阳道中寄弟
贾岛
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
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
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
【注】①二室:太室山和少室山。②三川:洛水、伊水、河水。③金石坚:《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中有言“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内容与题目照应明显,如首联“趋走”与“经此路”紧扣标题中的“洛阳道中”。
B.“积雪度三川”可以理解为“于冰封雪飘之时渡过三川”,具体地写出了行路的艰难。
C.本诗善炼字,如以“埋”写密云笼罩太室、少室二山;又善用借代,如以“梗”“萍”指代自己。
D.本诗抒情方式多样,“惭”“悲”等处直抒胸臆,第二联寓情于景、第四联借物抒情。
(2)本诗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3)“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祝愿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4)《短歌行》中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对人才的重视,让人动容。
(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3)“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祝愿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4)《短歌行》中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对人才的重视,让人动容。
(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3)“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祝愿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4)《短歌行》中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对人才的重视,让人动容。
(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3)“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祝愿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4)《短歌行》中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对人才的重视,让人动容。
(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3)“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祝愿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4)《短歌行》中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对人才的重视,让人动容。
(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读写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_______________,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频频出现的表达形式,其浮夸的文风对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络语言,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口头禅”。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内容只是_______________,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_______________。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_______________,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
?
?
?
)长此以往,媒体记录历史、传播价值观的责任将无从谈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
)
A.不一而足?
?
言不尽意?
??子虚乌有?
??无可厚非
B.层出不穷?
??言不尽意?
??海市蜃楼?
??无可非议
C.不一而足?
??夸大其词?
??海市蜃楼?
??无可非议
D.层出不穷?
??夸大其词?
??子虚乌有?
??无可厚非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A.“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中频频出现,其浮夸的文风对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B.“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C.“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频频出现,不少读者对其浮夸的文风感到不适。
D.“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了新形式,不少读者对其浮夸的文风感到不适。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A.为了适应“买家”不断变化的口味,新闻信息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
B.随着“买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新闻信息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高
C.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就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D.新闻媒体早把自身的社会责任抛到九霄云外,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
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仿句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空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非常必要。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①_______________。正因如此,各地在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中,格外强调要减少外出,避免串门、拜年、聚餐等聚集性活动。②_______________,这不仅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不负责,也严重扰乱了疫情防控大局。各地严管严控措施释放的信号是鲜明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个公民,应当按照联防联控的要求主动承担应有责任,主动配合政府的非常举措。若选择以身试法,③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9月25日,由陈可辛执导的剧情运动片《夺冠》在中国内地上映,国庆期间获得了观众们的极高认可。该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的传奇经历。其间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但最终在郎平的带领下砺新荣光!从曾经的铁榔头到归来再次挂帅,郎平想做的,不仅是出成绩,更是要复兴女排精神。其中一个片段意味颇深:郎平问朱婷为什么打球,朱婷的回答令人泪目——“成为你”。但郎平却说:“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这就是郎平带领女排战必胜、攻必克的法宝!
要求:请结合材料及生活实际或者你的成长经历,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为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重庆市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D
D
C
【考点】
信息筛选与概括
分析论证结构
分析评价作者态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曲解文意。“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错,原文第三段说的是“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B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
C项,曲解文意。“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错,原文第一段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是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之外的“其他因素”。
故选D。
(2)D项,“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错,由引述部分的前文可知作者引述此句意在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3)C项,说法绝对,从文章最后一段内容来看,创造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只是其中之一。
2.
【答案】
B
D
B
【考点】
理解概念、句子含意
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依据原文“‘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分析可知,“地摊经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选项中“在街边租了一间廉价的小门面房”意味着有租金,故不属于“地摊经济”的范畴。
(2)D项,“地摊主不用从厂家直接进货”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三“由于地摊商贩们与厂家的联系并不直接,而1688等电商平台,因为货源工厂直出、同质更低价等渠道优势,使得电商平台反过来可以成为地摊摊主的供货商”分析可知,不是“不用从厂家直接进货”,而是地摊主个人能力有限,单次进货量少,一般无法从厂家直接进货。
(3)B项,“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理解有误。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分析可知,原文是说“重要”,故可以理解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对就业岗位具有重大影响,或是有很大意义。选项把“重要”偷换成“主要”,“主要”是指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也意为把握事物的关键。那就意味着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对就业岗位具有最大、起决定作用,此项曲解文意了。
3.
【答案】
C
(2)①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疫情防控一开始,他就主动请战。
②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自己个人为严守关卡准备了充足物资。
③坚持原则的军人作风。无论对想出村、进村的人,还是风雪夜“行贿”的人,他都铁面无私。
④刚柔并济的工作方法。既和颜悦色宣传政策、规定,又以军人气势震慑欲违规者。
⑤庄严威武的军礼正气。他和战友凛然不可侵犯,震惊了百姓,圆满完成了任务。
(3)①“军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老兵“三叔”请求任务、严守关卡的各个情节紧密联系起来。
②敬“军礼”这个细节多次出现,生动刻画了“三叔”等老兵“退役不褪色”的人物形象。
③“军礼”具有象征意义,深化了文章主题。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小说)
分析人物形象(小说)
标题的作用(小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胆小怕事”错。“几条大汉早没了身影”“那个青年顿时面红耳赤,连连拱手”是因为三叔和颜悦色宣传政策、规定,又以军人气势震慑他们。
(2)此题从“担当”“奉献”“坚持原则”“刚柔并济”“庄严威武”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例如,“三叔就找到村支书老潮叔:‘算我求你了,让我去村北卡点值班吧!我有站岗的经验,咱村谁也比不过!’”概括为:疫情防控一开始,三叔就主动请战,这表现了三叔有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三叔笑笑,指指身后:‘我平常的户外活动装备派上用场了。’老潮叔一看,大帐篷、燃气灶、旅行锅、餐缸、水杯……要啥有啥,样样俱全。旁边的小中巴车上,还堆着几十箱盒装快餐面,几十件酸奶、火腿肠”概括为:三叔自己为严守关卡准备了充足物资,这表现了三叔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三叔今天穿的是自己珍藏多年的军装,一身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各位仔细看看,疫情当前,上级有明文通知,有详细规定,立即回家,戴上口罩,做好自我隔离,不要聚堆。’”“三叔没说话……‘啪’的一个军礼,看愣了那几个准备闹事的人……‘啪’的一声,手起砖落,五块整砖碎成了十块。三叔双目微闭,气收丹田,睁眼一看,几条大汉早没了身影”“三叔见状,手里拿着一叠上级下发的通知、规定,一张张展示给车主看……‘啪’的一个军礼,正气凛然”“一分钟也不行!疫情当前,相信你也是明白人。回吧,做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站在这样的老兵面前,那个青年顿时面红耳赤,连连拱手。‘对不起,冒犯了。’那人又下车,向三叔招手,‘老兵,你了不得!’”“四名老兵一溜儿排开,宛如一道铜墙铁壁,结结实实挡在那两人面前”概括为:三叔对想出村、进村的人,风雪夜“行贿”的人,他都铁面无私,体现了坚持原则的军人作风。此外,三叔采取刚柔并济的工作方法,他既和颜悦色宣传政策、规定,又以军人气势震慑欲违规者。“‘敬礼!’三叔一声令下,四名老兵齐刷刷地举起右手。那军礼标准、规范,就像在战场上一样,庄严、威武,令人敬仰”概括为:庄严威武的军礼正气。他和战友凛然不可侵犯,震惊了百姓,圆满完成了任务。
(3)本文在写老兵“三叔”请求任务、严守关卡等各个情节中都写了“军礼”,如三叔主动请战时,“‘啪’的一个标准军礼,把答案告诉了老潮叔”;三叔严守关卡时,遇到要出村的人,“‘啪’的一个军礼,看愣了那几个准备闹事的人”;遇到想进村的人,“只见三叔不慌不忙走到车前,‘啪’的一个军礼,正气凛然”;村支书老慰问时,“三叔带着另外三名‘战士’,对着老潮叔认真地敬了一个‘军礼’”;县领导深夜暗访乡村卡点时,“‘敬礼!’三叔一声令下,四名老兵齐刷刷地举起右手。那军礼标准、规范,就像在战场上一样,庄严、威武,令人敬仰”。所以,在结构上,“军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个情节紧密联系起来。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军礼”这个细节多次出现,生动刻画了“三叔”等老兵“退役不褪色”的人物形象。此外,三叔以凛然不可侵犯的军礼,庄严威武的正气,震慑欲违规者,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深化了文章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
【答案】
A
D
(3)①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看见李白,对他感到惊异,说:“这个人是天生之才,才智超群,稍微增加点学问,可以同司马相如相比。”
②唐玄宗想封李白官职,杨贵妃就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唐玄宗的亲信近臣容纳,更加桀骜放荡不自我约束。
【考点】
内容概括与分析
文言翻译
其他文言实词
【解析】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凉武昭王李暠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看见李白,对他感到惊异,说:“这个人是天生之才,才智超群,稍微增加点学问,可以同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且常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且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突然之间意识有些感慨,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玄宗爱他的才华,好几次召见并设宴招待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还替李白脱鞋,把这深深地当作耻辱,于是他就挑剔他诗中的行病,并加以附会,用以把杨贵妃激怒。唐玄宗想封李白官职,杨贵妃就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唐玄宗的亲信近臣容纳,更加桀骜放荡不自我约束,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把金锦赏赐于他,让他回去。
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被判处斩刑。当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太原)曾见郭子仪,对郭子仪感到惊奇。当时郭子仪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以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为某一件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没有过多久,李白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经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解答】
(1)句意为: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遁:逃跑。
(2)D项,“因逢天下大赦被流放夜郎”有误,实际上是郭子仪请求用自己的官职赎的李白的罪。
(3)①为:担任。异: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惊异。是:这,这个。少:稍微。
②官:封官。辄:就。沮止:阻止。为……所:表被动。
三、古诗词鉴赏
【答案】
C
(2)①对辗转漂泊的伤感,“趋走”写自己为前程而奔波,以枯枝碎萍自喻,写漂泊的伤感。
②对时光飞逝的慨叹,“流年”写出光阴易逝。
③对生命脆弱的感叹,以“人生非金石”的典故,慨叹生命的脆弱。
④对欲归而不得的惆怅,尾联言人不如物,羡慕鸿有归翼,可见欲归不得的惆怅。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古代诗歌鉴赏)
把握主旨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又善用借代,如以‘梗’‘萍’指代自己”错,此处应该是比喻。“梗”,植物的枝茎;“萍”,浮萍。“生类梗萍泛”的意思是一生像枯折的枝茎和浮萍一样飘泊不定。
(2)首联“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意思是到处奔走,光阴如水般流逝,写出自己为前途奔波的辛苦,表达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颔联“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意思是密云笼罩太室与少室二山,在冰封雪飘的时候渡过三川,继续写奔波辗转之苦;颈联“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意思是一生像枯折的枝茎和浮萍一样飘泊不定,悲伤的是没有人的生命像金石那样坚硬,既表达出对人生漂泊的伤感,也抒发了对生命脆弱的感叹;尾联“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意思是翻飞的鸿雁有着归去的翅膀,极目望去连续不断,用鸿雁归去反衬自己不得归去,抒发了欲归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四、默写题
【答案】
(1)江春入旧年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前句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入”的正确书写。
(2)根据“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可推知答案。注意“贾”的正确书写。
(3)根据“‘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祝愿之意与此相近”可推知答案。注意“婵娟”的正确书写。
(4)根据“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可推知答案。注意“掇”的正确书写。
(5)根据“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以及古诗作者、题目的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羁”“渊”“事”“颜”的正确书写。
【答案】
(1)江春入旧年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前句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入”的正确书写。
(2)根据“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可推知答案。注意“贾”的正确书写。
(3)根据“‘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祝愿之意与此相近”可推知答案。注意“婵娟”的正确书写。
(4)根据“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可推知答案。注意“掇”的正确书写。
(5)根据“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以及古诗作者、题目的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羁”“渊”“事”“颜”的正确书写。
【答案】
(1)江春入旧年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前句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入”的正确书写。
(2)根据“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可推知答案。注意“贾”的正确书写。
(3)根据“‘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祝愿之意与此相近”可推知答案。注意“婵娟”的正确书写。
(4)根据“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可推知答案。注意“掇”的正确书写。
(5)根据“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以及古诗作者、题目的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羁”“渊”“事”“颜”的正确书写。
【答案】
(1)江春入旧年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前句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入”的正确书写。
(2)根据“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可推知答案。注意“贾”的正确书写。
(3)根据“‘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祝愿之意与此相近”可推知答案。注意“婵娟”的正确书写。
(4)根据“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可推知答案。注意“掇”的正确书写。
(5)根据“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以及古诗作者、题目的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羁”“渊”“事”“颜”的正确书写。
【答案】
(1)江春入旧年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前句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入”的正确书写。
(2)根据“描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可推知答案。注意“贾”的正确书写。
(3)根据“‘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祝愿之意与此相近”可推知答案。注意“婵娟”的正确书写。
(4)根据“诗人将人才喻作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可推知答案。注意“掇”的正确书写。
(5)根据“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以及古诗作者、题目的提示可推知答案。注意“羁”“渊”“事”“颜”的正确书写。
五、综合读写
【答案】
D
B
C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语境填句
病句辨析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层出不穷: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结合语境分析,此处主要讲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不断出现,应选用“层出不穷”。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夸大其词: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结合语境内容分析,应选用“夸大其词”。
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不存在的东西。结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分析,应选用“子虚乌有”。
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意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结合语境内容分析,应选用“无可厚非”。
故选D。
(2)A项,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该是读者对浮夸的文风感到不适;语序不当,应是先“标题”再“正文”。
C项,成分残缺,在“标题”后面加上“中”;语序不当,应是先“标题”再“正文”。
D项,表意不明,去掉“了新形式”。
故选B。
(3)结合括号后面的内容“长此以往,媒体记录历史、传播价值观的责任将无从谈起”进行分析:
A项,强调新闻信息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与后文内容不协调;
B项,强调信息产品的价格,不符合语境;
D项,主语是“新闻媒体”,有局限性,不合语境。
故选C。
【答案】
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白在啼猿的清啸声中,轻舟万里,用笑声诠释了得志的喜悦
【考点】
句式仿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题干要求“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通过观察例句可知,仿句的格式应为“XX在……的……,……,用……了……”,主语为某位诗人或词人,所写内容与其所写的诗词有关,据此仿写,相关内容正确即可。
六、填空题
【答案】
①居家隔离是联防联控的重要举措,②然而一些人依旧我行我素,③等待的将是法律的惩处
【考点】
语境填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如文段中的第①处空缺,下文有“正因如此”,那么分析出“因”就可以推断①空的内容,结合“减少外出,避免串门、拜年、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可知此处应该填写的是“居家隔离是联防联控的重要举措”;文段第②处,结合下文“这不仅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不负责,也严重扰乱了疫情防控大局”分析,此处应填入的是“这”指代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语境的分析,此处应该填写的是“然而一些人依旧我行我素”;文段第③处,根据上文“若选择以身试法”,推断下文填入的应是“以身试法”的结果,故此处应该填写的是“等待的将是法律的惩处”。
七、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