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2010~2012高考物理高频考点精选分类解析
高频考点20 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
1.(16分)(2012·重庆理综)题23图所示为一种摆式摩擦因数测量仪,可测量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基主要部件有:底部固定有轮胎橡胶片的摆锤和连接摆锤的轻质细杆。摆锤的质量为m,细杆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摆锤重心到O点距离为L。测量时,测量仪固定于水平地面,将摆锤从与O等高的位置处静止释放。摆锤到最低点附近时,橡胶片紧压地面擦过一小段距离s(s(1)摆锤在上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在上述过程中摩擦力对摆锤所做的功;
(3)橡胶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答案】:(1)△E=mgLcosθ;(2)Wf=- mgLcosθ;;(3)μ=mgLcosθ。
【解析】:(1)摆锤在上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mgLcosθ;
(2)在上述过程中摩擦力对摆锤所做的功Wf=- mgLcosθ;;
(3)橡胶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mgLcosθ。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功能关系及其相关知识。
2.(15分)(2012·山东理综)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0.8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m/s2)
(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
(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求F的大小
②当速度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
2【答案】(1) h=0.2m。(2)①F=8.5N。②
【解析】(1)物块从P点下滑经B点至C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μ1mgL=0 ①
代入数据得:h=0.2m。②
(2)①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P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得:cosθ=。 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有mgtanθ=ma,④
对工件和物体整体有 F-μ2 (M+m)g=(M+m)a,⑤
联立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 F=8.5N。 ⑥
②设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水平位移为x1,物块落点与B间的距离为x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h=gt2, ⑦
x1=vt ⑧
x2=x1-Rsinθ ⑨
联立②③⑦⑧⑨式,代入数据得x2=0.4m。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知识。
3.(16分)(2012·江苏物理)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一质量为m的小车若以速度v0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l/4,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
(1)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
(2)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m;
(3)讨论在装置安全工作时,该小车弹回速度v’和撞击速度v的关系。
3【答案】:(1)x=f/k。(2) vm=。
(3)当v<时,v’=v。
当≤v≤时,v’=。
【解析】:(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F=kx,①
且F=f,②
解得x=f/k。③
(2)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f·-W=0-mv02,④
同理,小车以vm撞击弹簧时,-f l-W=0-mvm2,⑤
联立解得:vm=。⑥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v1,mv12=W,⑦
由④⑦联立解得:v1=。
当v<时,v’=v。
当≤v≤时,v’=。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胡克定律、动能定理及其相关知识。
4.(18分)
(2012·北京理综)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 I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索,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一t图像如图2所示. 电梯总质最m=2.0xI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I0m/s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的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a-t图像,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v1和第2s末的速率v2;
(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再求在0~11s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
4. 【答案】:(1)1.8×104N。(2)△v1=0.50m/s,v2=1.5m/s。(3)1.0×105J。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ma,
由a-t图象可知,F1和F1对应的加速度是a1=1.0m/s2,a2=-1.0m/s2。
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m(g+ a1)=2.2×104N;
最小拉力F2=m(g+ a1)=1.8×104N。
(2)类比可得,所求速度变化量等于第1s内a-t图象下的面积,△v1=0.50m/s,
同理可得,△v2= v2- v0=1.5m/s,
v0=0,第2s末的速率v2=1.5m/s。
(3)由a-t图象可知,11s~30s内速率最大,其值等于0~11s内a-t图象下的面积,有
vm=10m/s。
此时电梯做匀速运动,拉力F等于重力mg,拉力做功的功率p=F vm=mg vm=2.0×105W。
由动能定理,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 Ek2-Ek1=mvm2-0=1.0×105J。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图象、功和功率及其相关知识。
5(2012·全国理综)一探险队员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此队员从山沟的竖直一侧,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跳向另一侧坡面。如图所示,以沟底的O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Oxy。已知,山沟竖直一侧的高度为2h,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y=x2,探险队员的质量为m。人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此人落到坡面时的动能;
此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多大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多少?
5【解析】:(1)由平抛运动规律,x=v0t,2h-y=gt2,
又y=x2,
联立解得y=。
由动能定理,mg(2h-y)=Ek-mv02,
解得Ek = mg(2h- )+mv02=m (+v02)。
(2)Ek =m (+v02) =m (+v02+gh-gh)。
当= v02+gh,即v0= 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
动能的最小值为Ek min= mgh。
【考点定位】考查平抛运动规律、动能定理及其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