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
认识物体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
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方便袋)。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观念,比较它们的不同特征,并能正确辨认。
教学设计
一、设疑激情
(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
4
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
4
—
5
名学生组成。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一个方便袋,每个方便袋里都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这些物品分别是球、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每个小组物品相同。)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的礼物。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呢?
1
.看一看(
引导学生初步观察
)。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仔细看一看袋子里究竟有些什么东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把袋子中的物品倒在桌子上,然后认真地观察桌子上的物品。)
2
.说一说(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同学们看过这些物品后,请你在自己的小组中向其他同学说一说你们的礼物是什么,他们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3
.提要求(
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和操作
。)桌子上的所有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老师现在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各小组的学生将桌子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将外形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这样,每个小组的桌子上出现几堆不同形态的物品。)
二、操作感知
1
.分──揭示概念。
a.
分一分: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
汇报。(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
老师:谁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它们的形状是怎样呢?
学生:我们把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长长方方的;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方方正正;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圆圆的。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
(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
(通过从各小组汇报的情况来看,不管每个小组分的对不对?老师先不让大家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桌子上的所有物品,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C.
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
1
: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等都叫长方体。
学生
2
:我知道骰子、魔方、积木等都叫正方体。
学生
3
:我知道易拉罐、笔筒、铅笔等都是圆柱。
学生
4
:我知道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等都叫球。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中出示物体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评析:对于袋子里的“礼物”,学生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教师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2
.摸──感知特点。
a.
感知球和圆柱
①活动: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再摸一摸、滚一滚你手中的球和圆柱,把你的感觉先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②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球和圆柱分别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
1:
球是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到处滚动。
生
2
:球还可以跳起来。
(
学生先观察,然后用手摸一摸并滚一滚桌上的球,亲自感知球的特性。)
生
1:
圆柱是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
生
2
:球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自由滚动了。
(
学生用手摸一摸细长的圆柱,再摸一摸、比一比粗短的圆柱,发现它们也是上下一样粗,两头也是平平的圆面。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能辨认什么是圆柱了。)
③学生把球和圆柱放在袋子里。
④教师举反例,粉笔是圆柱吗?为什么?
生
1
:粉笔不是圆柱,因为它上下不一般粗。
生
2
:粉笔不是圆柱,因为它一头粗一头细。
b.
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
①活动:请同学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你手中的正方体、长方体,又有什么发现呢
?
②汇报。
生
1
: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
生
2:
长方体有
6
个面,我是数出来的。
生
3:
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一共有
12
条。
生
4:
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共有
8
个点。
生
5
: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
生
6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不能自由滚动。
生
7
:正方体的面是平的,
像正方形,
有
6
个面,每个面大小相等。
生
8
:正方体也有
12
条棱,
8
个点。
(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
物体的
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
师总结:
师: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强,说的真不错。
①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有
6
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②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也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同正方体一样,它也有
6
个平平的面,但是,与正方体不同的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是一样的。
③现在请同学们把所有的实物重新放在袋子里面。
3.
辨认物体
a
.
摸一摸。(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课本第
33
页第
2
题
。)同学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吗?游戏是这样的:老师说出图形的名称,请同学从桌上里摸出相应形状的物品。
b
.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
(板书:认识物体)
它们的形状是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基础,这里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4
.
辨认立体图形
①选图形。教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的图片
(
大小不同
)
,学生把它们贴在对应的名称下面。
②数图形。(
课本第
36
页第
2
题
。),数一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
③选图形。(
课本第
37
页第
5
题
。),动手画一画,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5
.联系实际。
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今天所学的四种图形呢?
【评析: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物体是以上这些形状的,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尽量多说出一些物体,可以先说出在教室里可以看到的物体,比如,钢笔盒,圆柱形钢笔、橡皮等,再通过想象说一说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以上这几类,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
三、活动
1
、
搭学具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汇报。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聪明、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
、汇报。
【练习的设计颇具匠心,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都是小设计师了,真棒!可是在你们搭学具的过
程中
老师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不知怎么办?你们
能帮
老师解决吗?(出示练习题)】
3
、动脑筋。
(
1
)
按要求说出你认为对的答案。
?
①
滚得最快的是:
?
②
最难堆的是:
?
(
2
)
?
①
从左边起,第(
)个是
,第(
)和第(
)个是
。
②
说一说,
左边的一个是(
),
右边的一个是(
)。
四、小结
今天,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而且还用你们的聪明、智慧帮助了老师,在此老师谢谢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处处做一个有心人。(下课)
五、板书
认识物体
圆柱
球
正方体
长方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