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数感。
2、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或情景创设中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有了1~10的认识和简单加减法的基础,但对10的概念和组成还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因此本节课利用实物、操作、情境图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对今后学习10的加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准备:
生活中10的例子(课件)主题图投影、圆片10个、0的贴图、9的贴图、练习纸、尺子等。
教学重难点:
10的分解和组成
教学设计: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0~9)从小到大数一数,从大到小数一数。今天我们要到动物园里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看谁最先学会。
讲述故事:瞧,数字娃娃0到9正在排队呢?它们也要去动物园玩,怎么排呢,为什么?已是“9”当了队长,(9的贴图)就骄傲地说:“哈哈,我最大,‘0’最小。”“0”(0的贴图)听了,伤心地哭了。站在旁边的“1”听了,就走出来对‘9’说:“我站在‘0’的前面,比你还要大!”“9”听了,真不敢相信。(贴图)师:“1”说的到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由1和0组成的数字10。
(揭题)板书:10的认识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10的含义及10的数法。
A、投影出示主题图,瞧,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来到动物园。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他们在干什么?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几位老师,一共有几个人?有几只鸽子?板书:10,你是怎样数的?指名学生回答。
B、做与10有关的动作或说一句话。小朋友,在我们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事可多了,比如:老师有10个手指头,你能举一些和10有关的例子吗?(指名学生举例)
小结: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例子,点击电脑屏幕,像这样:10颗珍珠,我把它串成一串漂亮的手链,10个硬币放在口袋很重,我把它兑换成10元的纸币,还有10个点心,10个苹果,一捆小棒都可以用10表示。
2、10的基数及数序
排队游戏。问:请小朋友数一数讲台上这一排有几人?(一学生回答8人)(请这位小朋友呀站进去)问:现在有几人?(9人)如果想让这一排有10个人,怎么办?(再进去1人)数一数现在有几人?谁是第10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怎样数?
我们知道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感悟,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比10小的除了9,还有其他的数吗?说一说下面有几种填法。
哪个数字很特别,说说为什么?(10很特别,它有两个数字组成)
3、10的写法。
a师:10怎样写呢?指名在实物投影上书写。老师点评。介绍10的具体书写要求。学生在日字格中描描。(写2个)
4、10的分与合。
老师和同学们渴了,已是聪聪和明明就去买水,10个人要买级瓶水呢?拎一拎说,好重啊,那我提一瓶,聪聪想了想,你提一瓶那我提几瓶呀,公平吗?边拎边根据拎的多少进行分与合。看到这一组,你想到了什么?
(1)
请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
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
(4)汇报板书10的组成
(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引导同学回答,看一个记两个,看到10可以分成9和1,就想到1和9组成10。
记住前面五个,其余可以推想出来。
(6)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游戏(10的组成练习)
1、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2、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四、课堂作业
1、练习九第1题
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2、练习九第2题
(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布“发射”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学生结本课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不明白问题,可以提出来。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课后反思:
本设计多次采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感受10就在我们身边,了解10的组成,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如:10个小圆片摆图形,用小圆片自动凑数组成10等,真正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新型数学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到不同的发展。在学数学过程还得到思想情感的的教育,而且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教学效果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