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的思维能力。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说出并会表示整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导入: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你们猜猜它是谁?
钟表的兄弟姐妹有很多,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大家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钟?
师:大家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钟表,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让我们乘着时间的小马车到钟表望过去看看吧!
2.
欣赏各式各样的钟表
(课件展示各式钟表。)
师:这么多漂亮的钟表,大家喜欢吗?
师:那么这些钟表能帮我们做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师:对,这些钟表不仅外形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还能提醒我们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钟表的作用可真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游戏形式,本课采取猜谜语导入,能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动机。同时各种各样的钟表在优美的音乐中展示出来,拓宽了学生对各种钟表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课件出示钟面模型)师:想和钟表交朋友吗?
师:那就请大家快点拿出自己手中的实物钟,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认识时针和分针,12个数字
谁来说说分针和时针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用小手上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表示时针和分针,你觉得用大拇指表示什么更合适呢?为什么?
师:除了时针和分针以外,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请大家读出来。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呢?
师:大家可真善于观察,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时针和分针每天都在钟面上不停地赛跑,有谁知道它们谁跑得快一些?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到底是怎样跑的。
(实物演示时针和分针从1时走到2时的过程)
师:分针走了1圈,时针走了1个大格。请用手势表示出来。(师生一起动手演示)
师小结:时针和分针沿着这样的方向转动,我们就把它叫做顺时针转动。
[点评: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钟面有了非常直观、具体、鲜活的认识。]
3.指一指时针和分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二)认识整时
1、学看整时刻
(1)、(课件出示同学们上课图片)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瞧!我们正端正地坐在教室里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谁知道这是几时?(顺势贴出第一个钟面)
这个时刻,分针指着几?时针呢?
(2)、(课件出示吃早点图片)时间过得真快!瞧!这时我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营养早餐,谁知道?这又是几时呢?(贴出第二个钟面)
这个时候,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呢?
(3)、(课件出示吃午饭图片)一天的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瞧!天天向上的这群孩子吃起了香喷喷的晚饭。谁知道这是几时?(贴出第三个钟面)
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呢?
师:现在天亮了,你想知道红红是几点起床的吗?
2、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的时刻,我们叫“整时”(板书)
3、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就是5时。
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会认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基础,采用分步教学,层层深入,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出认整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概括能力。]
4、拔钟练习
(1)、指明上台拨
(2)、师说时刻,生拨(重点指导拨6时和12时,并说出这两个时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形状)
(3)、生自由拨(拨出你最喜欢的整时时刻,告诉你的同桌,这是几时?这个时候你正在干什么?)
(三)整时的两种写法。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钟面,能读出钟面上的整时时刻,那么这些时刻我们应该怎么写呢?
1、8时我们先写8,再加一个“时”字就行了。师板书8时。这种表示法我们叫中文表示法。
2、8时除了这种写法,你还知道不同的写法吗?
也可以像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表示:先写8,再写两个圆点,再写两个零。师板书:8:00(这种表示法我们叫电子表示法)
3、生说出后两个钟面得表示方法
9时怎么写?5时又怎么写?
生边说师边板书。
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学会认整时了,还要学会安排好时间,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吧。
(课件出示图片,与教材上第85页的情境图相同)
师:小明几时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7时
7:00;)
师:小明几时又在做什么?
师:剩下的四幅图片,请大家把书打到85页,自已看清小明几时在做什么,然后把时刻写在相应图片的横线上。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这一天,几时在做什么?
师:小明这一天安排得好吗?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会让我们身体更结实、学习更优秀。
[设计意图:结合“小明的一天”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整时的读写,并教育了学生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练习
师:你们学得可真好,现在有几个小动物找不到家了,想请你们帮帮忙,大家愿意吗?
(课件出示钟面和时刻的连线)
师:同学们帮小动物找到家了,它们非常高兴,为了感谢大家,小鸟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狗和小猪的故事。你们喜欢听吗?
电脑讲故事:看,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几时?(生答):6时。小狗喊小猪:“嗨,快起床吧!”小猪懒洋洋地说:“让我再睡一会吧!”
这是几时?(生答):4时。小狗说:“我们一起去做作业吧。”小猪说:“让我再玩一会吧。”
这是几时?(生答):8时。小狗说:“时间到了,我要去睡觉了!小猪哭着说:“我还没写完作业呢!”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说小狗和小猪谁做得好呢?
师:是啊!小狗每天都按时起床、学习和休息,养成了非常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一定要像小狗学习,养成好习惯,更要学会珍惜时间。
3、
师:大家表现这么好,兔子先生有点不服气,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动脑筋,为什么都是10时,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呢?(两幅图片中一幅上午10时在读书,一幅晚上10时在睡觉。)
师:哦,原来一天中有两个10时啊!我们说的一天包括白天和晚上,白天钟表爷爷陪着太阳公公走一圈是12个小时,晚上它还陪着月亮婆婆走一圈也是12个小时,因此,钟表上的时针每天要转两圈,总共是24小时。一圈表示白天的时间,一圈表示晚上的时间,所以一天有早上7时,也有晚上7时;有上午9时,还有晚上9时。大家千万要记住呀!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
4、
师:大家看又有一位小朋友遇到难题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和时间)娜娜接到了她的好朋友丽丽的电话,丽丽告诉她今天是她的生日,想请娜娜过一个小时后去她家玩,娜娜爽快地答应了,可是放下电话后,却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丽丽家,你能告诉她吗?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做到了数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思想熏陶的和谐统一。在有趣的各种情境中,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作息要有规律,要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全课小结,归纳升华。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出色,回家后,请大家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下星期天的作息时间表。一天是很容易过去的,我们学会了看钟表,就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老师希望大家能每天早睡早起,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努力体现这一精神。从新授到实践巩固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地跳跃,个性得到尽情地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