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
2.3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
凸透镜和凹透镜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8分)
1.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A.
B.
C.
D.
2.
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对于太阳光照射到干草的过程及可能发生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和塑料薄膜都透光,所以是太阳光把干草点燃
B.
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液体不能起透镜作用
C.
起凸透镜作用的是塑料薄膜
D.
薄膜上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3.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
一定小于
B.
一定大于
C.
可能等于
D.
可能小于
、也可能大于
4.
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
B.
C.
D.
5.
关于凹透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B.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C.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
有一个表面向内凹的透镜叫凹透镜
6.
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塑料瓶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7.
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方框内的透镜依次是
?
A.
凸透镜、凹透镜
B.
凸透镜、凸透镜
C.
凹透镜、凸透镜
D.
凹透镜、凹透镜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8.
凸透镜的中间厚度
?边缘厚度,凹透镜的中间厚度
?边缘厚度。如图所示各种透镜中
?是凸透镜,而
?是凹透镜。
9.
如图所示,在大烧杯里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然后在杯底分别放一个凸透镜和凹透镜,从烟雾中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对比甲、乙可知:
?。对比甲、丙可知:
?。
10.
如图所示的一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选填字母)。
11.
小午把一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
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平行光。
12.
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作用后交于一点,这点称为凸透镜的
?,它到光心的距离称为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
?主光轴。凸透镜球面越凸,焦距越
?,对光的会聚作用越
?。
13.
很多私家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车后很快就能将车上的水晒干。实际上,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
?
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
?
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则最好选在阴天,或是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5分)
14.
利用太阳光测量两块凸透镜的焦距,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设计测量焦距的实验记录表格。(物理量和单位均可采用文字或符号说明)
?
四、作图题(共3小题;共33分)
15.
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图中的方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16.
如图
是透镜两个焦点所在的位置,一条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请作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作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
1.
B
【解析】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口,因为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
2.
D
3.
D
【解析】只有在焦点处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在焦点之前和焦点之后光斑都不是最小.当测量距离为
时,焦距可能大于
,也可能小于
.
故选D.
4.
D
【解析】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A不合题意;
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不合题意;
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不合题意;
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符合题意。
5.
D
6.
A
【解析】透明塑料瓶内装入水后,相当一个凸透镜,在阳光下能够会聚光,此时如果有易燃物在其焦点上,则易燃物容易被点燃,引起火灾。
7.
A
【解析】光通过甲中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应是凸透镜。
光通过乙中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因此应是凹透镜。
故选:A。
8.
大于;小于;
与
;
与
9.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析】(1)对比甲、乙两图,光线不经过透镜时,光束直进,光束经凸透镜之后,光束变窄,所以可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对比甲、丙两图,光线不经过透镜时,光束直进,光束经凹透镜之后,光束变宽,所以可说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0.
、
;
、
【解析】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有
、
,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有
、
。
11.
焦点
12.
不改变;焦点;焦距;平行;短;明显
13.
凸透;高温
【解析】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同时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
14.
f
1
2
【解析】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在有阳光的室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在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
。
15.
16.
【解析】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过另一侧的焦点,如图所示:
17.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平行于主光轴,据此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6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