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2.3透镜成像第二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1.
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2.
小明在房间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如图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
、
两处时,墙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
?
A.
都是正立的
B.
都是虚像
C.
透镜在
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
D.
透镜在
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
3.
当烛焰离凸透镜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烛焰离凸透镜
时,所成的像
?
A.
一定是虚像
B.
一定是缩小的像
C.
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D.
可能是缩小的像
4.
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5.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
的凸透镜前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6.
如图,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甲、乙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倍焦距以内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7.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做
?,用符号表示
?;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做
?,用符号
?表示。
8.
在距凸透镜
处放一点燃的蜡烛,在另一侧距凸透镜
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跟蜡烛等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
?。
9.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厘米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前
厘米处时,所成的像是
?、
?的
?像。
10.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烛焰
能在光屏上成倒立
?
的实像.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文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将发光二极管按
”字样镶嵌在带有方格的白色纸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如图甲所示。在实验时,使用的光屏也是与光源相同的白色方格纸板,如图乙。这样改进的好处有:通过方格纸的测量,便于比较
?关系;能确定凸透镜成的实像是
?的。
12.
在焦距为
厘来、
厘米或
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
点处,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高度。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
点
厘米处,保持透镜在
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均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
?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厘米。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27分)
13.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情景,所用透镜焦距为
厘米。
(1)图中,
是
?,
是
?。
(2)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烛焰的中心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目的是为了
?。
(3)图示情景探究的是凸透镜成
?像的特点(填写像的性质)。
(4)如果还要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特点,在不移动凸透镜的情况下,应把蜡烛移到
?(选填“小于
”“”或“”)厘米处,光屏移到
?(选填“大于
”“”或“”)厘米处。
(5)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
厘米刻度处,应该在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像,成
?像(填写像的性质)。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15分。)
14.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画出图中的像所对应的物体的大致位置。
15.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
的位置。
答案
1.
D
【解析】,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本题选D。
2.
D
【解析】墙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光屏,墙上都能接到像,则像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凸透镜在
处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在
处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
A
4.
B
【解析】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ACD错误,B正确。
5.
B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
,物距为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落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6.
C
7.
物距;;像距;
8.
;大于
9.
大于
厘米小于
厘米;正立;放大;虚
10.
将光屏调到和蜡烛和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缩小
【解析】为了保证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焰心、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由图可知,光屏有些高.所以还需要调整的是将光屏调到和蜡烛和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当物体在
倍焦距之外,在屏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11.
像与物的大小;倒立
【解析】用发光二极管按“”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光源比较稳定;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12.
同一;;
或
13.
(1)
光具座;光屏
??????(2)
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3)
倒立、缩小的实
??????(4)
;大于
??????(5)
光屏;正立、放大的虚
14.
见解析
【解析】连接
并延长,过
点作主光轴的平行线交凸透镜一点,连接该点和凸透镜的焦点
并延长,交于一点,该点是物体
的位置,作该点垂直于主光轴,交主光轴于点
,
即为物体的大致位置。如图:
15.
如图所示:
【解析】过
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直线与凸透镜交于一点
,连接
并延长交于主光轴上
点,
点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在凸透镜的左侧对称地作出另一焦点
。
第1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