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
【教学目标】
1.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掌握具体的替换方法,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立足学生的生长,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等量替换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
难点:在相差关系的替换过程中,总量发生变化时如何建立新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师: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尝试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研究策略
1.教学例题(改编后的)
(听力训练):妈妈买了6个苹果正好重1800克。
妈妈买了2个柚子正好是1800克。
师:能求什么?
出示例题(部分):妈妈买了6个苹果和1个柚子正好是2700克。一个苹果和一个柚子各重多少克?
师:能很快解决吗?你打算补上一个什么样的条件?还可以补上什么条件?
出示完整例题:妈妈买了6个苹果和1个柚子正好是2700克。一个苹果的
质量是一个柚子的1/3。一个苹果和一个柚子各重多少克?
2.
策略探究
独立完成探究单1
汇报交流。
3.
策略梳理
师:为什么要替换?根据什么替换?
4.
相差关系替换
(出示例题)妈妈买了6个苹果和1个梨,正好是2712克,一个梨正好比一个苹果重20克,一个梨和一个苹果各重多少克?
师生共同讨论后完成探究单2,指名板演并汇报。
5.
两种替换比较
师:这两次替换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
三、迁移延伸,拓展练习
1.
完成试一试。
2.
完成拓展题。
3.
替换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总结提升,走向深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