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
一、单选题
1.下图是2020年3月23日—25日平阴和青岛两地的气象信息。由图可知:沿海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平阴的昼夜温差却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低
B.海水吸收的热量比砂石吸收热的量多
C.海水的内能比砂石的内能多
D.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2.相同质量的甲和乙,c甲>c乙,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 )
A.甲将热量传给乙
B.乙将热量传给甲
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判断
3.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时是非晶体
B.在ab段内能不变
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
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
4.把甲、乙两个质量、温度都相同的金属块,分别放入到质量、温度都相同的一杯水和一杯油中,热平衡后得到油的温度降低了5℃,水的温度降低了10℃,只有甲金属块与水、乙金属块与油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而水的比热大于油的比热,则甲金属比热与乙金属比热的比值为( )
A.大于2
B.等于2
C.小于2
D.以上都有可能
5.小明同学在家用电热水壶烧水,他家中的电热水壶如图所示可装1kg的自来水,标准大气压下将初始温度为20摄氏度烧开一壶水,水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J/(kg?℃)]( )
A.3.36×104J
B.3.36×105J
C.8.4×104J
D.8.4×105J
6.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较大
B.凝固点较低
C.沸点较低
D.质量较小
7.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 )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8.为了通过实验比较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他用同一个“热得快”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并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关于这个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实验中是用升高的温度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的
B.小明每次实验中所研究问题的自变量是液体的比热容
C.液体A的比热容大于液体B的比热容
D.升高相同的温度,A、B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相等
9.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A.4∶7
B.7∶4
C.7∶36
D.36∶7
二、填空题
10.测量温度时,有时需要考虑温度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当被测物体质量较小,但温度较高时,温度计会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被测物体温度____(升高/不变/降低),此时为了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选择____(酒精/煤油)温度计。[假定温度计玻璃泡相同ρ酒精=ρ煤油=0.8×103kg/m3,c酒精=2.4×103J/(kg?℃),c煤油=2.1×103J/(kg?℃)]
11.妈妈在厨房炖排骨汤,小明还没进门就闻到了排骨汤的香味,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切菜前妈妈把菜刀放在磨刀石上磨了几下,发现菜刀的温度______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用______的方法在改变物体的内能。甲、乙两物体的初温相同,质量之比为5∶2,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4∶3,那么,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12.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那么,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水与热水的质量之比是_____,冷水吸收热量与热水放出的热量之比是_____.
1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加热器进行加热,甲乙两种液体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b,所示,由图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14.甲、乙两个烧杯,甲杯里装有100g、10℃的水,加热后水的温度升高到6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乙杯中装有200g、20℃的水,加热后水的温度升高40℃,Q吸甲_______Q吸乙。(选填“>”、“<”或“=”)(水的比热容是4.2×10?
J/(kg·℃)
)
15.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三、实验题
16.小刚同学用温度传感器代替温度计,用红外加热器代替酒精灯,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盛有初温相同的水和色拉油的两个相同试管放入同一个红外加热器中,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采集数据,得到T-t图象如图乙。
(1)实验中所盛的水和色拉油的______(选填“质量”“体积”)应该相同;
(2)加热4分钟,甲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乙吸收的热量;
(3)根据图象可知,甲乙的比热容关系是c甲______c乙(选填“>”、“<”“=”),进一步计算可得,色拉油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1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吸热本领大小的实验装置,除烧杯中液体外其他完全相同:
(1)为达到实验目的,对水和液体B要求:初温相同和______相同。
(2)用图乙的装置也可以完成本实验,在甲、乙两种装置中,你认为______装置效果更好。
(3)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并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乙的比热容是2.8×103,则甲的比热容是______。
四、计算题
18.质量为5千克的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c水=4.2×103焦/(千克?℃)]求:
(1)水变化的温度Δt;
(2)水吸收的热量Q吸。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B
6.A
7.C
8.C
9.B
10.吸收
降低
煤油
11.扩散
升高
做功
3:10
12.2∶1
1∶1
13.相同
大于
14.2.1×104J
<
15.8.4×1010
高于
16.质量
=
<
17.质量
乙
2.1×103
18.(1)10℃;(2)2.1×10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