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我喜欢读课外书,可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书。你们能给我推荐吗?
我读的课外书,主要是与课文有关的,如,四年级学的《冰项链》选自《青铜葵花》,我就把整本小说找来看了。学了《美丽的鹿角》,我又去读了《伊索寓言》。
交流平台
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对与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
你们的方法对我很有启发,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我也要这样找书读。
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还有哪些找书的方法。
①可以跟着课文找书。我也是读了《忆读书》后,对文中提到的《三国演义》产生了兴趣,于是找来读。
②在读到感兴趣的书后,再找同类作品来读。我是读了《白雪公主》后,对童话产生了兴趣,就找来《格林童话》来读。
③可以找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来读。比如我觉得曹文轩的《草房子》写得很感人,便找了他的《青铜葵花》《根鸟》来读。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词句段运用
书是一艘艘等待出发的小船,停在书架上。
书是一张张请柬,邀请我去美丽的游乐园。
书是一对翅膀,帮助人们横渡理想的海洋
。
书是一点火花,能点燃心中的火炬。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乌申斯基
☆书籍——举世之宝
——梭罗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丘特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〇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提示:通过寻找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就能发现排序的线索。
第1、3句讲的是同一内容,都是说阅读,第2、5句都是讲写作,第4句是在总结、概括主要意思。
排序的结果是:1、3、5、2、4。
理由是:这段话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序的,先问后答形象说明,先分述后总述。
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书写提示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日积月累
朱熹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其
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行进。
这首诗以泛舟为例,让我们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这两首诗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阐述了读书的道理。第一首诗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那样,才能使内心澄明;第二首诗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