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车胤勤学不辍
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古人不仅喜欢读书,又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读书的。
欧阳修借阅典籍
宋濂深夜苦读
张曜拜妻为师
朗读示范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点击图标即可播放
诲
耻
诵
谓
岂
会写的字
chǐ
huì
sònɡ
wèi
qǐ
羞耻
教诲
称谓
背诵
岂止
识
shí
zhì
(知识)
(博闻强识)
hào
好
hǎo
(好奇)
(好人)
多音字
浏览课文,圈出两则文言文片段的出处或作者等信息。
第一则出自《论语》。
第二则是朱熹的名言。
整体感知
补充资料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典籍。孔子是一位大学问家,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多处讲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编写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按要求自读第一则文言文,再小组讨论。
1.默读第一则文言文,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课后第二题)
2.小组交流第一则文言文的大意,并做好小组汇报准备。
3.把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知之为_______,不知为______,
。
知之
不知
是知也
__________,学而______,诲人
。
默而识之
不厌
不倦
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
,犹恐失之。
学如不及
我非生而知之者,______,
。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吾尝__________,终夜______,
,无益,
。
终日不食
不寝
以思
不如学也
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1.在学习上,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
3.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
4.学习要勤勉、主动,一个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成才。
5.学习不仅需要勤奋,还要有强烈的进取心。
6.学胜于思,学习是思考的基础。
根据要求自学二则文言文,小组讨论。
1.默读第二则文言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小组讨论。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亦、矣、乎”是文言文的常用词,没有实际意义。
“我”的意思。
品读释疑
通过
“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把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
古人谈读书
论语
读书有三到
心到
眼到
口到
谦虚
求实
勤奋
结构图示
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不耻下问:
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诲人不倦:
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随堂练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