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机械振动
单元检测(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某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x
=
sin
t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曲线运动
B.在
t=2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C.在
t=2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D.在
t=2s
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2.关于单摆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摆摆动时,摆球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不变
B.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C.摆球振动的回复力是摆球受到的合力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
3.如图所示是某单摆做阻尼振动的振动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过程中周期变小
B.摆球P时刻的机械能大于N时刻的机械能
C.摆球P时刻的动能等于N时刻的动能
D.小球在P时刻和N时刻,受到绳子拉力的大小相等
4.以下关于简谐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在除平衡位置外的其它位置时,回复力的方向与振动位移的方向一定相反
B.振子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一定相同
C.振幅是振动位移的最大值,是矢量
D.简谐振动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运动
5.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物体B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和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均做简谐运动
B.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反比
C.B对A的静摩擦力对A做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对B不做功
D.B对A的静摩擦力始终对A做正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始终对B做负功
6.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一个质量为物体相连,在物体上放质量为的木块,压缩弹簧,释放后两者一起运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图乙是两物体一起运动的振动图像,振幅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速度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
B.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在增大
C.时刻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时刻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7.某简谐振子自由振动时的振动图象如图甲中的曲线Ⅰ所示,而在某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稳定后的振动图象如图甲中的曲线Ⅱ所示,那么,此受迫振动对应的状态可能是图乙中共振曲线的( )
A.a点
B.b点
C.c点
D.都有可能
8.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B.振子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C.振子在向平衡位置运动时,由于振子振幅减小,故总机械能减小
D.在任意时刻,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9.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当它经过点O时开始计时,经过0.3s,第一次到达点M,再经过0.2s第二次到达点M,则弹簧振子的周期不可能为( )
A.0.53s
B.1.4s
C.1.6s
D.2s
E.3s
10.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振幅为4cm
B.它的周期为0.02s
C.它的初相位是
D.它在周期内通过的路程可能是2cm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15分)
11.(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44cm,球直径由如图游标卡尺测得。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____cm,秒表所示读数为___s;
(2)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像,如图所示。去清华大学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选填“A”或“B”)。
1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以通过实验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为尽量减少误差,用秒表测时间时应从钢球通过____(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2)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多组摆长L和振动周期T,作出T2—L图像如图乙所示。该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重力加速度g=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共45分)
13.甲、乙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点做简谐运动,当甲摆振动20次时,乙摆振动了40次。求甲、乙两摆的振动周期之比和摆长之比。
14.如图所示,把一个有孔的小球A装在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小球穿在沿水平x轴的光滑杆上,能够在杆上自由滑动.把小球沿x轴拉开一段距离,小球将做振幅为R的振动,O为振动的平衡位置.另一小球B在竖直平面内以O′为圆心,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沿顺时针方向做半为径R的匀速圆周运动.O与O′在同一竖直线上.用竖直向下的平行光照射小球B,适当调整B的转速,可以观察到,小球B在x方向上的“影子”和小球A在任何瞬间都重合.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球A的质量为m,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形变量.
a.请结合以上实验证明:小球A振动的周期.
b.简谐运动的一种定义是:如果质点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像(x-t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请根据这个定义并结合以上实验证明:小球A在弹簧作用下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并写出用已知量表示的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表达式.
15.如图所示,倾角为α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固定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物块,开始静止于O点.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1)证明物块做简谐运动,
(2)物块振动时最低点距O点距离.
16.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直立在地面上,其劲度系数为,弹簧的上端与小物块A连接在一起,下端固定在地面上。A的质量,g取,不计空气阻力。先将A向上抬高使弹簧伸长后从静止释放,A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求:
(1)
A的振幅;
(2)
A的最大速率。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x-t关系式中位移x只能取正、负两个方向,所以只能描述质点的直线运动,故A错误;
BCD.根据关系式可知质点做简谐运动,振动周期为
所以t=2s时质点恰好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t=2πs时质点既不在最大位移处也不在平衡位置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是最大值,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B
【详解】
A.单摆摆动时,摆球的速度不断变化,则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不断变化,选项A错误;
B.单摆振动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切向方向的分量提供,则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选项B正确;
C.摆球振动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切向方向的分量提供,不是摆球受到的合力,选项C错误;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有向心加速度,则所受合力不为零,选项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阻尼振动的周期不变,振幅减小,故A错误;
BC.由于阻力影响,单摆要克服阻力做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直逐渐减小,故P时刻的机械能大于N时刻的机械能,而两点重力势能相等,则P时刻的动能大于N时刻的动能,故B正确,C错误;
D.因为PN两时刻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但是速度不等,则两时刻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A.振子在除平衡位置外的其它位置时,回复力的方向是从振子的位置指向平衡位置,振动位移的方向是从平衡位置指向振子的位置,A正确;
B.振子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方向可以相反,B错误;
C.振幅是振动位移的最大值,是标量;
D.简谐振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不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运动,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
A.物体A和B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回复力,则都做简谐运动,故A正确;
B.设弹簧型变量为x,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m,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A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见,作用在A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错误;
C.在简谐运动中,B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或相反,B对A的静摩擦力对A做功,同理,A对B的静摩擦力也对B做功,故C错误;
D.当物体A、B离开平衡位置时,B对A的静摩擦力对A做负功,A对B的静摩擦力对B做正功,故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
A.两物体一起振动,内由图可知物体向平衡位置振动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A错误;
B.内过程由振动图像可知加速度在减小,木块的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则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在减小,B错误;
C.时刻对两物受力分析,则有
对在物体上放质量为的木块受力分析,则有
解得
C正确;
D.时刻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加速度为0,则摩擦力为0,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某简谐振子,自由振动时的振动图像如图甲中的曲线Ⅰ所示,设周期为T1,而在某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稳定后的振动图像如图甲中的曲线Ⅱ所示,设周期为T2;
根据
有
图乙中c点是发生共振,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f1,当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为
故此受迫振动对应的状态可能是图乙中的a点,但一定不是c点和b点。
故选A。
8.ABD
【详解】
B.振子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振动,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形变量最大,势能最大,故B正确;
D.在任意时刻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
A.到平衡位置处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势能最小,故A正确;
C.振幅的大小与振子所处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
故选ABD。
9.BDE
【详解】
从O点出发第一次到达M点,运动情况有下图甲、乙两种可能。如图甲所示,设O为平衡位置,OB(OC)代表振幅,振子从O→C所需时间为。因为简谐运动具有对称性,所以振子从M→C所用时间和从C→M所用时间相等,故=0.3s+0.1s=0.4s,解得T=1.6s;如图乙所示,若振子一开始从平衡位置向点B运动,设点M′与点M关于点O对称,则振子从点M′经过点B到点M′所用的时间与振子从点M经过点C到点M所需时间相等,即0.2s。振子从点O到点M′、从点M′到点O及从点O到点M所需时间相等,为
,故周期为T=0.5s+s≈0.53s,所以周期不可能为选项BDE。
故选BDE。
10.CD
【详解】
ABC.对照简谐运动的一般表达式
知,,,故AB错误,C正确,
D.若物体恰好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振幅,或者从最大振幅运动到平衡位置,经历周期,则运动的路程为2cm,故D正确。
故选CD。
11.2.06
75.2
B
【详解】
(1)[1]由图可知小球直径为
[2]由图可知,内圈:1分钟,外圈:,(指针准确不估读)所以读数为。
(2)[3]跟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
可知,g越小,图线的斜率越大,浙江离赤道近重力加速度小,斜率大。因此去清华大学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B。
12.最低点
摆长漏掉了钢球半径
9.81
【详解】
(1)[1]因为摆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最快,所以在最低点作为计时起点误差最小。
(2)[2][3][4]依图得,当时,;当时,,由此可解得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图像不过坐标原点可能是因为摆长漏掉了钢球半径。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变形可得
所以
解得
13.周期之比2:1,摆长之比为4:1
【详解】
设甲、乙摆动所用时间为t,则甲的振动周期为,乙的振动周期为,故甲、乙的周期之比为2:1,由单摆周期公式可得
故摆长之比为4:1。
14.a.
b.
,其中R、k、m为常量
【详解】
a.
以小球A为研究对象,设它经过平衡位置O时的速度为v,当它从O运动到最大位移处,根据机械能守恒有,由此得
①.
由题中实验可知,小球B在x方向上的“影子”的速度时刻与小球A的相等,A经过O点的速度v与B经过最低点的速度相等,即小球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也为v.小球A振动的周期与小球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根据圆周运动周期公式,小球B的运动周期
②
联立①②两式得小球B的运动周期
所以小球A的振动周期也为
b.
设小球B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设小球A从O向右运动、小球B从最高点向右运动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小球B与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φ角,小球B在x方向上的位移
x
=
Rsinφ
=
Rsinωt
根据,
联立以上各式得
由题中实验可知B在x方向上的“影子”和A在任何瞬间都重合即小球A的位移规律也为,其中R、k、m为常量
所以小球A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点睛:此题关键要知道简谐振动的特点F=-kx;同时要掌握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结合几何关系讨论影子的运动规律.
15.(1)F合=-kx
(2)
【详解】
(1)设物块在斜面上平衡时,弹簧伸长量为△L,有:
解得: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
当物块的位移为x时,弹簧伸长量为x+△L,物块所受合力为:F合=mgsinα-k(x+△L)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F合=-kx,可知物块作简谐运动.
(2)
在平衡位置弹簧的伸长量为:
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此时物块作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由对称性可知,物块振动时最低点距O点距离也为.
故本题答案是:(1)F合=-kx
(2)
16.(1)0.08m;(2)
【详解】
(1)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受合力为零,设此时弹簧被压缩,则有
解得
开始释放时振子处在最大位移处,故振幅
。
(2)振子在平衡位置时速率最大,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