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西汉时期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吏选拔制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学习科目设‘五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的兴办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故选A项。根据材料“在长安兴办太学”可知与“地方教育”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太学生考试是做官途径之一,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才是以考试为主,排除C项;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
2.《宋会要辑稿》记载:不经国子监看详及破碎编类有误传习者,并日下毁版。同时政府规定,国子监审批印刻者向官府发出申请后,可为其颁发准许印刻的“公据”。这说明宋代( )
A.文化专制逐步强化
B.注重图书出版的监管
C.印刷技术明显提升
D.文人地位进一步提高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子监除对图书要“看详”外,刻印者也须向其报批,只有国子监通过后出示“公据”方可出版,说明宋代重视对图书出版的监管,故B项正确。仅仅是监管图书出版体现不出文化专制逐步强化,故A项错误;政府监管图书出版与印刷技术无明显关联,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文人地位问题,故D项错误。
3.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
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年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年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年
牛津大学
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年
剑桥大学
化学教授席位
1704年
剑桥大学
天文学教授席位
材料反映了( )
A.自然科学取得绝对优势
B.神学课程已被大学摒弃
C.人文社会科学逐渐没落
D.科学发展影响大学教育
答案D
解析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自然科学的教席反映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但是无法体现“绝对优势”和人文社会科学逐渐没落,故选D项,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神学课程已被大学摒弃,排除B项。
4.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定格式簿,分门罗列,颁发各处学堂,于每岁散学后,将该学堂各项情形,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
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
C.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
D.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定格式簿,分门罗列,颁发各处学堂”和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具有政府机构的性质,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选C项。
5.《后汉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的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破布、鱼网
答案C
解析因为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是树皮、麻头、破布、鱼网这些廉价易得的材料,所以蔡侯纸被广泛使用,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前期中国就已经有了书写用纸,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书写材料还包括竹简、丝帛等,排除B项;D项只是强调蔡伦造纸使用的原料,未反映出材料中的“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这一信息,故排除。
6.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 )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
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
C.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提及的时间“18世纪”,可知此时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再结合题干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现象可知,随着印刷品的增多,人们读书的热情会促使启蒙运动深入发展,故C项正确。
7.阅读下表“文献记载和各地考古出土的唐代印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印刷地
印刷者
种类
印刷时间
长安城东市
刁家
历书
晚唐
李家
医书
861年
成都
樊赏家
历书
882年
卞家
佛经
晚唐
西川
过家
佛书
晚唐
A.唐代各地印刷业水平差距小
B.唐代民间印刷业较为活跃
C.佛教思想成为唐代社会主流思想
D.活字印刷最晚出现于唐代
答案B
解析根据“刁家”“李家”“樊赏家”“卞家”“过家”可知,在长安、成都、西川都有私家印书,说明唐代民间印刷业较为活跃,故选B项。图表信息无法体现各地印刷业水平,不能说明唐代各地印刷业水平差距小,排除A项;唐代社会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D项。
8.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厂达1
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人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受印刷术影响而产生
C.印刷术成为推动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
D.印刷工厂里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解析材料“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厂达1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出版印刷业的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
9.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藏书楼,它们大多由地方官员提倡,当地士绅和富商进行捐资创建,除官府颁发赠送的儒家经典外还收藏小说等书籍,一些大型的藏书楼藏书数量甚至超过万卷。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藏书成为社会主要潮流
B.政府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C.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
D.南北经济文化差距扩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藏书楼由江南士绅富商进行捐资、藏书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可以推知,其修建建立在当地工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故选C项。江南地区出现藏书楼无法说明藏书成为社会主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修建藏书楼与科举考试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是列举了江南的藏书楼,并未提到北方状况,无法得出南北经济文化差距扩大,排除D项。
10.布达拉宫顶层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大量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由于大量使用本地出产的极易遭蛀蚀的藏青杨作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1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在地震活动频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上述材料反映了布达拉宫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不包括( )
A.文物管理薄弱
B.建筑材料有缺陷
C.工业化城市化浪潮
D.地震的破坏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对布达拉宫的影响,故C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布达拉宫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有文物管理薄弱、建筑材料有缺陷和地震的破坏等,故排除A、B、D三项。
11.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的“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可知此次展览展出的应该是商朝的物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商代的青铜器,B项是秦朝的半两钱,C项是秦朝开始设置的丞相封泥,D项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农具,故选A项。
12.雅典卫城的胜利神庙扭转一定的角度是为了让上山的人们能够看到神庙最优美的柱廊。帕特农神庙距山门入口刚好80米,是为了让人进入卫城就能够有对帕特农神庙最舒适的观赏条件。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建造者( )
A.强调建筑的观赏距离及角度
B.对人的尊重和人性意识
C.对民主政治理念的崇敬
D.注意建筑间的对比协调
答案B
解析雅典卫城建筑十分注重观赏距离及角度,这从本质上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性意识,故选B项。A项是表象,未揭示其本质,故排除;强调建筑的观赏距离及角度与对民主政治理念的崇敬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建筑之间的对比协调,排除D项。
13.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D.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时,封建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并不发达,不敢直接去批判封建的宗教,所以要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的自由、民主的思想,表达对封建教会统治的不满,故选D项。
14.有学者在谈及当前昆曲创作存在的问题时说,片面追求所谓“突破传统的框架”“大胆创新”,势必使昆曲异化,就像“转基因新物种”。该学者认为昆曲保护应该( )
A.注重剧本的思想深度
B.尊重其基本艺术程式
C.发挥文人参与的特色
D.以恢复传统剧目为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昆曲创作不能片面强调“突破传统的框架”,要尊重基本艺术程式,否则就会变异,就像“转基因新物种”,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讨论思想深度,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发挥文人参与的特色,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以哪一种剧目为主,排除D项。
15.故宫的御花园有效地利用“借景”的手法邻借了院外的大树等景物,实现了“虚”与“实”、“动”与“静”之间的相互结合。此处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属于( )
A.道家审美思想
B.皇权至上观念
C.儒家礼制思想
D.儒家仁政理念
答案A
解析材料“邻借了院外的大树等景物”符合道家顺应自然的要求,材料“实现了‘虚’与‘实’、‘动’与‘静’之间的相互结合”符合道家的朴素辩证法内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6题25分,17题15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官府藏书是我国古代发育最早的藏书体系,商周的中央及各地诸侯国都有藏典设史。西汉王朝以国家的力量,在全国访求图书,建立专用的皇家书阁,由学识渊博的学者进行校正整理。这种作法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承,形成为一种制度。隋唐时期,结束了分裂局面,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特别是元代以来,官府藏书更是激增,规模远超前代。乾隆时编《四库全书》、建七阁,南北分设,使官府藏书在建筑、组织、管理等方面更加规范和完善。
材料二 中国古代官府藏书与私人藏书概况表
类别
概况
官府
藏书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检视官府藏书,见书缺简脱,礼坏乐崩,遂喟然而叹“朕甚闵焉”,由此导致了一系列藏书政策的出台。西汉太常官苏昌以职务之便,将国家藏书借给大司马霍山抄写而遭免官,霍山也以谋反之罪被处死。宋仁宗曾说,设三馆以育才,馆职所以待英俊。明代的文渊阁也是礼部和翰林院选拔官员的“储才重地”
私人
藏书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明代祁承提出的藏书标准是先经后史,然后按子与集的顺序收藏,而对和功名利禄毫不相关的戏曲、小说等不屑一顾。此外,私人藏书还收藏了相当一部分的宗教书籍,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心灵的平静与协调,修身养性。古时为了方便读者使用自家的文献,私家收藏文献的内容比官府齐全,一般还开辟专门的处所供人们阅览借抄
——摘编自孟世恩、焦运立《试论中国古代藏书
价值观对藏书特色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官府藏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以后官府藏书激增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私人藏书与官府藏书的不同之处,并简析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影响。(15分)
参考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政府主导;注重传承与创新;制度化、规范化。
原因:国家统一;统治者重视;社会经济发展;主流思想的影响;印刷术的进步。
(2)不同之处:官府藏书为统治阶级提供服务,而私人藏书主要服务于私人需要;官府藏书主要为统治者培养人才,而私人藏书主要为个人跻身仕途服务;官府藏书主要为了统一民众的思想,而私人藏书除自家使用外,还供其他民众使用;官府藏书更具垄断性,私人藏书则显个性化。
影响:保存文化典籍,促进学术传播,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私人藏书的有限开放为后世图书馆的公共性和资源共享性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官府藏书垄断学术、统一思想的行为阻碍了文献信息的流通与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进步。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文化遗产不仅镌刻着民族的历史足印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世界的多样色彩和丰富内涵。
国家
世界文化遗产
希腊
雅典卫城
意大利
罗马历史中心、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西班牙
塞维利亚的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法国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德国
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
俄罗斯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
美国
独立大厅、自由女神像、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
埃及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波兰
奥斯维辛集中营
日本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全》等
请选取上表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一次研学旅行。请自拟研学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选取的世界文化遗产配上解说词。(要求:研学主题明确,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取和解说词须切合主题、史论结合)(15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
主题:正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解说词: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法西斯在波兰建立的灭绝营和劳动营,在这里有超过百万的人惨遭杀害。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1945年为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原子弹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核辐射的危害也影响了后世。
总之,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因此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
示例二
主题:追寻人文主义的光辉。
解说词:雅典卫城,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注人,关注社会,成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这里保留着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珍贵文物,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人的作用,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路德纪念馆建筑群,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奠定了人文主义的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从《世界遗产大全》名录中选取两项或两项以上内容,并将其进行综合分类,拟定出研学的主题,确定主题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取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解说和评价;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归类正确,主题明确,解说规范,史论结合。
-
1
-第六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西汉时期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吏选拔制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2.《宋会要辑稿》记载:不经国子监看详及破碎编类有误传习者,并日下毁版。同时政府规定,国子监审批印刻者向官府发出申请后,可为其颁发准许印刻的“公据”。这说明宋代( )
A.文化专制逐步强化
B.注重图书出版的监管
C.印刷技术明显提升
D.文人地位进一步提高
3.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
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年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年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年
牛津大学
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年
剑桥大学
化学教授席位
1704年
剑桥大学
天文学教授席位
材料反映了( )
A.自然科学取得绝对优势
B.神学课程已被大学摒弃
C.人文社会科学逐渐没落
D.科学发展影响大学教育
4.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定格式簿,分门罗列,颁发各处学堂,于每岁散学后,将该学堂各项情形,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
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
C.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
D.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
5.《后汉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的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破布、鱼网
6.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 )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
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
C.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7.阅读下表“文献记载和各地考古出土的唐代印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印刷地
印刷者
种类
印刷时间
长安城东市
刁家
历书
晚唐
李家
医书
861年
成都
樊赏家
历书
882年
卞家
佛经
晚唐
西川
过家
佛书
晚唐
A.唐代各地印刷业水平差距小
B.唐代民间印刷业较为活跃
C.佛教思想成为唐代社会主流思想
D.活字印刷最晚出现于唐代
8.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厂达1
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人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受印刷术影响而产生
C.印刷术成为推动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
D.印刷工厂里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9.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藏书楼,它们大多由地方官员提倡,当地士绅和富商进行捐资创建,除官府颁发赠送的儒家经典外还收藏小说等书籍,一些大型的藏书楼藏书数量甚至超过万卷。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藏书成为社会主要潮流
B.政府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C.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
10.布达拉宫顶层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大量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由于大量使用本地出产的极易遭蛀蚀的藏青杨作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1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在地震活动频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上述材料反映了布达拉宫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不包括( )
A.文物管理薄弱
B.建筑材料有缺陷
C.工业化城市化浪潮
D.地震的破坏
11.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
12.雅典卫城的胜利神庙扭转一定的角度是为了让上山的人们能够看到神庙最优美的柱廊。帕特农神庙距山门入口刚好80米,是为了让人进入卫城就能够有对帕特农神庙最舒适的观赏条件。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建造者( )
A.强调建筑的观赏距离及角度
B.对人的尊重和人性意识
C.对民主政治理念的崇敬
D.注意建筑间的对比协调
13.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D.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14.有学者在谈及当前昆曲创作存在的问题时说,片面追求所谓“突破传统的框架”“大胆创新”,势必使昆曲异化,就像“转基因新物种”。该学者认为昆曲保护应该( )
A.注重剧本的思想深度
B.尊重其基本艺术程式
C.发挥文人参与的特色
D.以恢复传统剧目为主
15.故宫的御花园有效地利用“借景”的手法邻借了院外的大树等景物,实现了“虚”与“实”、“动”与“静”之间的相互结合。此处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属于( )
A.道家审美思想
B.皇权至上观念
C.儒家礼制思想
D.儒家仁政理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6题25分,17题15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官府藏书是我国古代发育最早的藏书体系,商周的中央及各地诸侯国都有藏典设史。西汉王朝以国家的力量,在全国访求图书,建立专用的皇家书阁,由学识渊博的学者进行校正整理。这种作法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承,形成为一种制度。隋唐时期,结束了分裂局面,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特别是元代以来,官府藏书更是激增,规模远超前代。乾隆时编《四库全书》、建七阁,南北分设,使官府藏书在建筑、组织、管理等方面更加规范和完善。
材料二 中国古代官府藏书与私人藏书概况表
类别
概况
官府
藏书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检视官府藏书,见书缺简脱,礼坏乐崩,遂喟然而叹“朕甚闵焉”,由此导致了一系列藏书政策的出台。西汉太常官苏昌以职务之便,将国家藏书借给大司马霍山抄写而遭免官,霍山也以谋反之罪被处死。宋仁宗曾说,设三馆以育才,馆职所以待英俊。明代的文渊阁也是礼部和翰林院选拔官员的“储才重地”
私人
藏书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明代祁承提出的藏书标准是先经后史,然后按子与集的顺序收藏,而对和功名利禄毫不相关的戏曲、小说等不屑一顾。此外,私人藏书还收藏了相当一部分的宗教书籍,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心灵的平静与协调,修身养性。古时为了方便读者使用自家的文献,私家收藏文献的内容比官府齐全,一般还开辟专门的处所供人们阅览借抄
——摘编自孟世恩、焦运立《试论中国古代藏书
价值观对藏书特色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官府藏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以后官府藏书激增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私人藏书与官府藏书的不同之处,并简析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影响。(15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文化遗产不仅镌刻着民族的历史足印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世界的多样色彩和丰富内涵。
国家
世界文化遗产
希腊
雅典卫城
意大利
罗马历史中心、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西班牙
塞维利亚的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法国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德国
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
俄罗斯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
美国
独立大厅、自由女神像、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
埃及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波兰
奥斯维辛集中营
日本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全》等
请选取上表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一次研学旅行。请自拟研学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选取的世界文化遗产配上解说词。(要求:研学主题明确,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取和解说词须切合主题、史论结合)(15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