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综合测评(原卷板+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综合测评(原卷板+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30 07:47:26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
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
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中心
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当时广州在对外贸易中充当着转运枢纽的作用,体现了其地位的重要性,故选D项。广州在西汉时期是联系中外的枢纽,不能说其率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并无造船技术高超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广州已成为南方经济中心,排除C项。
2.《旧唐书》称:“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据此可知,唐朝时(  )
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
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旧唐书关于《散乐》杂戏的记载中阐明了幻术的来源,实质上体现了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交流,故B项正确;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产生于近代,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题干关于幻术的记载不能反映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D项排除。
3.有学者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
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答案C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的视野获得极大开阔,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张骞出使西域也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故C项正确;汉朝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故B项错误;张骞通西域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这也不是材料要说明的内容,故D项错误。
4.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壹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答案D
解析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壹只”“往日本国”,说明贸易路线是“海上丝绸之路”,“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反映了外销商品的种类,故选D项。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排除B项;宋代之前早已存在朝贡贸易,排除C项。
5.右图是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代“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
D.艺术已有中西合璧色彩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醉胡王”“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头戴唐式帽”,结合面具的高鼻子形象,可以得出唐代的艺术已有中西合璧的色彩,故选D项。材料中并没有指出日本吸收古希腊文化,且这类面具是由日本遣唐使从唐朝带回的,所以应是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互相借鉴”,排除B项;仅由日本收藏唐代面具并不能得出丝绸之路的中心东移至日本,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6.有学者指出,《郑和航海图》(即《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丝路山水地图》手卷则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这两幅图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
A.朝贡贸易制度发展到顶峰
B.中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
C.政府倡导对外开放的政策
D.中西方之间海陆经济交流活动频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可知,明朝能够绘制出清晰的海上、陆路中西方之间交流的地图,说明当时中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之间海上、陆路交流,不能说明朝贡贸易制度发展到顶峰,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曾经一度实行海禁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之间交流,不能得出中西方之间海陆经济交流活动频繁的结论,排除D项。
7.18世纪前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装载的物品通常90%是黄金白银,有时甚至高达98%,只有少量的装载物是各种货物。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中国是英国主要的对外贸易顺差国
C.工业革命前的中国商品在西方畅销
D.自然经济基本隔绝了外国商品输入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从侧面体现出工业革命前中国商品在西方畅销,故选C项。A项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后,排除;当时中国是英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国,排除B项;D项没有明确材料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8.观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存在着严重弊端
C.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世界各国贸易壁垒不复存在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内容可知,从1945年到1995年,世界关税平均水平不断下降,贸易总额则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故A项正确。图中内容主要反映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说明其弊端,故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于1995年,与图中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不复存在”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二十余年间,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约为0.7%。然而,从1948年开始的二十余年间,这一增长达到7.7%。战后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订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
C.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建立
D.国家之间关税壁垒的消除
答案A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增长主要得益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制订了世界经济贸易规则,故A项正确。
10.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力推动
C.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新兴独立国家的快速发展
答案C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故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1.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争端的方式有协商、斡旋、调解和调停、执行程序和仲裁程序等,具有争端解决机构权威性及“全体一致否认”通过决议方式等特点。这些方式有利于(  )
A.经济全球化创新发展
B.世界经济的良性运行
C.发展中国家整体进步
D.发达国家实力的增强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纠纷的方式,这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的良性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全球化创新发展,排除A项;“整体进步”和“实力的增强”说法错误,排除C、D两项。
12.西汉时期开始有专门的茶具,唐朝以后,茶具慢慢进入市场,到宋朝,由于饮茶之风盛行,所以兴起了“斗茶”。“斗茶”对茶具非常讲究,茶具不仅品种多样,用途也分得仔细。据此可知,宋朝饮茶之风(  )
A.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B.有利于宋朝瓷器业的发展
C.是当时市民文化的独特反映
D.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趋向
答案B
解析“斗茶”对茶具非常讲究,而茶具多为瓷器,因此宋朝饮茶之风有利于瓷器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饮茶之风是针对宋朝国内而言的,没有涉及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故排除A项;饮茶之风并非只限于市民阶层,C项错在“独特反映”,排除;政治的民主化趋向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13.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购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清末新政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清末国人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洋货的流行使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答案C
解析材料“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说明清末国人开始大量地接受西方物质文明,国人消费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故选C项。清末新政发生于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洋货流行对小农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
14.“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  )
A.中国闭关自守发生转变
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万里茶道”的开通和所涉及的区域来看,17—19世纪,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的只是中俄之间的茶叶贸易往来,故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
15.1994年通过的《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弊端
B.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C.规范世界贸易中的争端
D.减少成员间的不平衡
答案B
解析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故B项正确。解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弊端不是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也有规范世界贸易中的争端的作用,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而不是减少成员间的不平衡,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6题25分,17题15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宋一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近50个,根据考古资料发现,在南亚、东南亚、欧洲甚至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现。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这次他们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侵略,在中华大地上到处抢滩夺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悠久的丝绸之路由此蒙上一层重重的雾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积淀,一个自信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
——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 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西班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自东而西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最终都与早已存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
——摘编自龚缨晏《全球史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转型的历史影响,并指出21世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出的丝绸之路精神的时代特征。(13分)
参考答案(1)原因:延绵不断的战乱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为了增加财税收入,政府鼓励支持发展海外贸易;科技进步的推动,如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经济重心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发展;宋代手工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制瓷业发达,促进海上贸易的发展。
(2)历史影响: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海上丝绸之路不再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展开,物质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传播,规模、内容、速度、影响远远超过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充满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中外各国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被破坏。
时代特征:陆海并重,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财政、科技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历史影响,由材料一“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这次他们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侵略”与材料二“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时代特征,从合作共赢、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吸收及包容等方面分析。
17.有学者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看作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摘编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0时代”“2.0时代”“3.0时代”之中任选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5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
观点:在“全球化1.0”时代,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是国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限,进行资本海外扩张的主力是国家(政府或王室)。
论证: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西、葡王室的支持下,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区的孤立状态被打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6—18世纪,荷、英、法等国加入殖民扩张行列,组建有政府背景的殖民公司,争夺海上霸权,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
示例二
观点:在“全球化2.0”时代,全球化的推动力来自企业。这一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企业资本雄厚,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手。
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机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工业资产阶级向世界各地输出商品,拓展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列强对外扩张,瓜分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示例三
观点:在“全球化3.0”时代,全球化的推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和互联网。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个人互联网时代到来。
论证: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分歧淡化;个人的价值被尊重,人权得到重视,人们可以更好地展示自我。
-
1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
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
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中心
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
2.《旧唐书》称:“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据此可知,唐朝时(  )
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
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3.有学者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
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4.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壹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5.右图是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代“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
D.艺术已有中西合璧色彩
6.有学者指出,《郑和航海图》(即《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丝路山水地图》手卷则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这两幅图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
A.朝贡贸易制度发展到顶峰
B.中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
C.政府倡导对外开放的政策
D.中西方之间海陆经济交流活动频繁
7.18世纪前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装载的物品通常90%是黄金白银,有时甚至高达98%,只有少量的装载物是各种货物。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中国是英国主要的对外贸易顺差国
C.工业革命前的中国商品在西方畅销
D.自然经济基本隔绝了外国商品输入
8.观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存在着严重弊端
C.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世界各国贸易壁垒不复存在
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二十余年间,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约为0.7%。然而,从1948年开始的二十余年间,这一增长达到7.7%。战后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订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
C.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建立
D.国家之间关税壁垒的消除
10.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力推动
C.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新兴独立国家的快速发展
11.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争端的方式有协商、斡旋、调解和调停、执行程序和仲裁程序等,具有争端解决机构权威性及“全体一致否认”通过决议方式等特点。这些方式有利于(  )
A.经济全球化创新发展
B.世界经济的良性运行
C.发展中国家整体进步
D.发达国家实力的增强
12.西汉时期开始有专门的茶具,唐朝以后,茶具慢慢进入市场,到宋朝,由于饮茶之风盛行,所以兴起了“斗茶”。“斗茶”对茶具非常讲究,茶具不仅品种多样,用途也分得仔细。据此可知,宋朝饮茶之风(  )
A.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B.有利于宋朝瓷器业的发展
C.是当时市民文化的独特反映
D.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趋向
13.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购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清末新政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清末国人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洋货的流行使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14.“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  )
A.中国闭关自守发生转变
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15.1994年通过的《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弊端
B.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C.规范世界贸易中的争端
D.减少成员间的不平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6题25分,17题15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宋一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近50个,根据考古资料发现,在南亚、东南亚、欧洲甚至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现。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这次他们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侵略,在中华大地上到处抢滩夺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悠久的丝绸之路由此蒙上一层重重的雾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积淀,一个自信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
——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 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西班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自东而西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最终都与早已存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
——摘编自龚缨晏《全球史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转型的历史影响,并指出21世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出的丝绸之路精神的时代特征。(13分)
17.有学者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看作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摘编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0时代”“2.0时代”“3.0时代”之中任选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5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