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葡萄沟》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葡萄沟》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0 09: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葡萄沟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读准课文三遍以上。
2.标: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段落序号。
3.圈:圈出“会认字”,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圈第一处)
4.写: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内容】
感知全文,朗读课文,认写生字,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联系生活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正确认读“沟、产、梨、份、枝、搭、淡、够、好、收、城、市、干、留、钉、利、分、味”18个生字。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坡”和“起”2个字,自主观察书写“份、枝”2个字。
3.通过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我评价的途径,采取“读、想、说”的学习方法,熟读课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借助拼音、联系生活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正确认读“沟、产、梨、份、枝、搭、淡、够、好、收、城、市、干、留、钉、利、分、味”18个生字。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坡”和“起”2个字,自主观察书写“份、枝”2个字。
3.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用具】
1.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2.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看,这是我国的地图,你能找到新疆吐鲁番吗?
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新疆吐鲁番,引出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
结合二年级小朋友的特点,出示中国地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自主探索,知道新疆吐鲁番的位子,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说说感受。
师:小朋友们,你们通过预习,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吗?
结合前期的预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非常有名。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师:是啊,和老师一起走进葡萄沟去看看吧。
出示学习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挑战1:挑战认生字。
师: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结合预习,明晰课文有4个自然段。开火车把课文读一读,一人读一段。
提供自由读——开火车读(随机正音)——重点读好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读准“产、枝、收、城、市”的翘舌音,读准“份、淡、干、分”的前鼻音,读准“城、钉”的后鼻音,读好多音字“好、干、分”,读好“沟、梨、搭、淡、够、留、利、味”。
挑战2:挑战读词语。
师:瞧,这些生字宝宝藏在了这些词语中,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这些生字的词语,让学生先自由读认识词语,再齐读,巩固认识词语。
挑战3:挑战读课文。
师:课文一共4段,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合作来读一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读准4个自然段的课文,依靠小组伙伴的力量将课文读正确。
3.对照标准,小组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读准生字。B.读通词语。C.读通句子。
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到底学得怎样呢?请小组对照标准开展小组合作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首先结合预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预习的发现,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分读准生字、读准词语、读好课文一步一步扎实生字的基础。
探究二:观察字形,自主书写。
1.仔细观察,交流发现。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前一项大家都完成得很棒!接下来我们要挑战生字的书写,看看谁写得正确、美观。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坡”。
引导学生知道“坡”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土”最后一笔为提;“皮”的横钩从书中仙左侧起笔,竖撇撇向“土”下侧,“又”的横撇的撇尖过竖中线,捺脚略低于撇尖。
师:再看看这个字“起”又该怎么写?
引导学生知道“起”是半包围结构,先写“走”字,再写里面的“己”。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边范写边再次强调要点——带领一笔一笔练写——展示点评、自我修正。
之后,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书写“份、枝”2个字。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书写端正。B.笔顺正确。C.结构美观。
师:请同学们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坡”是左右结构的字,关注土字旁最后一笔横变为提,后边皮的笔顺,“起”是半包围结构,先写“走”再写“己”,关注“走”的笔顺,关注右边“己”不出头。再通过自主观察书写“份、枝”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便于掌握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同时要重视书写的修改,在不断的修改中逐步提高书写的美观。
探究三:品读感悟,感受葡萄沟。
1.学习第1段,走近葡萄沟。
出示第一段,学生齐读。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读,知道葡萄沟的地理位置,知道第1段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初夏到秋天葡萄出产的各种水果,最后落在“最喜爱的葡萄”上,突出本文叙述的中心。
男生读——女生读。
2.学习第2段,了解葡萄种类。
师:读完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茂密、展开、绿色的凉棚”的意思,体会“像”字带来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同时,还要引导关注“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感受种植的葡萄多。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是讲葡萄多,而且品质好。通过抓住“准、吃个够”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1、2组读——3、4组读。
3.小组合作朗读1-2段。
出示学习要求: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②认真听,大声读。
③夸夸读得好的同学,帮帮读得不够好的同学。
4.对照标准,小组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大声朗读,积累语言。B.认真倾听,提出意见。
师:请同学们对照标准开展小组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第1自然段的学习主要抓住“那里出产水果”知道葡萄沟出产很多水果,但葡萄是作者最喜爱的。第2自然段主要分为三步来学习,第一步通过抓住比喻句来感受种植的葡萄多,第二步抓住五光十色感受葡萄多、品质好,第三步抓住热情好客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最后能在小组合作中熟读课文。
三、练习
1.读一读,记一记。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色彩斑斓
绚丽多彩
2.读一读,圈一圈。(圈出正确的读音)
(1)维吾尔族老乡十分(fēn
fēnɡ)好(hào
hǎo)客。
(2)热空气把水分(fēn
fèn)蒸发掉,葡萄就成了葡萄干(ɡān
ɡàn).
(3)他用钉子把木架子钉(dīnɡ
dìnɡ)好了。
设计意图:
基于本课时的学习,根据本课时中对“五光十色”的理解,拓展描写色彩丰富的四字词。再围绕本课的几个多音字能在不同语境中正确运用。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读、想、说”的学习方法,读通了课文,还认识了15个生字,会写4个字,小朋友们可真厉害!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生字抄写本》上每个生字抄写三遍,口头扩词。
2.拓展作业:收集一些描写色彩丰富的四字词。
设计意图:
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能自己主动去学习。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