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坐井观天》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坐井观天》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0 09: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坐井观天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读准课文三遍以上。
2.标: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段落序号。
3.圈:圈出“会认字”,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圈第一处)
4.写: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内容】
感知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认写生字,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对比识字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正确认读“沿、答、渴、喝、话、弄、错、际、哪、抬”10个生字。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观”和“沿”2个字,自主观察书写“井、答”2个字。
3.通过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我评价的途径,采取“读、想、划、说”的学习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第一次对话。
【教学重点】
1.通过借助拼音、对比识字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正确认读“沿、答、渴、喝、话、弄、错、际、哪、抬”10个生字。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观”和“沿”2个字,自主观察书写“井、答”2个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小鸟和青蛙的第一次对话。
【教学用具】
1.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2.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听过寓言故事吗?
联系生活旧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引出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
结合二年级小朋友的特点,让小朋友谈谈已读的课外寓言故事,引出课题。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说说感受。
师:小朋友们,你们通过预习,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吗?
结合前期的预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发现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师:是啊,这个寓言故事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和老师一起走进这个寓言故事吧。
出示学习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挑战1:开火车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结合预习,明晰课文有7个自然段。开火车把课文读一读,一人读一段。
提供自由读——开火车读(随机正音)——重点读好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读准“弄”的后鼻音,读准“错”的平舌音,读好多音字“哪”,读好“沿、答、渴、喝、话、际、抬”。
挑战2:自由读词语。
师:瞧,这些生字宝宝藏在了这些词语中,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这些生字的词语,让学生先自由读认识词语,再齐读,巩固认识词语。
挑战3:合作读课文。
师:课文一共7段,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合作来读一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读准7个自然段的课文,依靠小组伙伴的力量将课文读正确。
3.对照标准,小组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读准生字。B.读通词语。C.读通句子。
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到底学得怎样呢?请小组对照标准开展小组合作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首先结合预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预习的发现,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分读准生字、读准词语、读好课文一步一步扎实生字的基础。最后能在小组合作中读好课文。
探究二:观察字形,自主书写。
1.仔细观察,交流发现。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前一项大家都完成得很棒!接下来我们要挑战生字的书写,看看谁写得正确、美观。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观”。
引导学生知道“观”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又”的第二笔是长点,“见”的首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
师:再看看这个字“沿”又该怎么写?
引导学生知道“沿”也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口”要写得扁而宽。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边范写边再次强调要点——带领一笔一笔练写——展示点评、自我修正。
之后,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书写“井、答”2个字。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书写端正。B.笔顺正确。C.结构美观。
师:请同学们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观”和“沿”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关注每个字的其中一笔有所变化,如“观”的又的第二笔是长点,“沿”右边第二笔为横折弯,需要反复强调。自主观察书写独体字“井”,上下结构的字“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三:品读感悟,走进故事。
1.学习第1段,了解起因。
出示第一段,学生齐读。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什么是井沿吗?
指名读,出示图片,能在图文结合中知道“井沿”,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
男生读——女生读。
挑战4:三次对话我来找。
出示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青蛙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
2.学习第1次对话。
师:读完第1次对话,你了解到什么?
引导知道小鸟生活在天空,青蛙一直在井底。对比学习“渴”与“喝”,知道“口渴”是一种状态,需要水,因而偏旁是三点水,“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偏旁是“口”,引导学生借助顺口溜“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来区别这两个字。
1、2组读——3、4组读。
3.小组合作朗读第1次对话。
出示学习要求: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②认真听,大声读。
③夸夸读得好的同学,帮帮读得不够好的同学。
4.对照标准,小组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大声朗读,积累语言。B.认真倾听,提出意见。
师:请同学们对照标准开展小组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第1自然段简单带过,主要了解故事的起因,同时借助图片知道什么是“井沿”。朗读全文,自主寻找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本课时主要学习第一次对话,知道小鸟生活在天空,青蛙生活在井底。通过对比识字认识“渴、喝”,能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最后能在小组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练习
1.读一读,记一记。
坐井观天
拔苗助长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
2.读一读,你找到下面词语的规律了吗?
无边无际
无穷无尽
无拘无束
无依无靠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无缘无故
无声无息
设计意图:
基于本课时的学习,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拓展课外的几个寓言故事,吸引学生自主去阅读其他寓言故事。知道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面前,加上“无……无……”可以强调没有。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读、想、划、说”的学习方法,读通了课文,还认识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小朋友们可真厉害!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生字抄写本》上每个生字抄写三遍,口头扩词。
2.拓展作业:积累三个“无……无……”四字词。
设计意图:
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能自己主动去学习。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